这么长的路。”
影片结尾,我放上了最近拍摄的画面:一家人围坐在老房子的院子里,阳光透过葡萄藤洒在身上,爸爸教小侄女摆弄摄像机,妈妈笑着递来刚切好的西瓜。
这部纪录片不仅成为了我们家的纪念。
由启发工作室推出 “家庭影像传承计划”。
越来越多的人带着老照片、旧录像找到我们,希望将家族记忆转化为永恒的光影。
我带着团队走进不同的家庭。
11“家庭影像传承计划” 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工作室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邀约。
有一年夏天,我们接到一个特殊任务。
为一个偏远山区的村庄记录整个秋收过程。
那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
留守老人和孩子希望用影像留住家乡的模样。
等亲人回来时一同观看。
得知消息后,爸爸主动请缨:“我跟你们去,搭把手。”
他把自己研发的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设备塞进背包。
说是能解决山区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妈妈则连夜缝制了几十个驱蚊布袋,挨个塞进团队成员的行李。
在山间的日子里,爸爸成了临时技术顾问,帮村民调试手机拍摄。
妈妈化身后勤部长,教留守老人用简单食材做出美味饭菜。
拍摄结束那天。
全村人围坐在晒谷场的白幕布前。
看着银幕上自己劳作、欢笑的画面,不少老人流下了眼泪。
一位阿婆拉着我的手说:“这比过年还热闹,我要把视频刻成光盘,等我孙子回来,让他看看家乡的稻田。”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电影不仅是艺术,更是连接情感的纽带。
这次经历让我们萌生了新的想法。
创办 “乡村影像公益学院”。
在父母的支持下,我们邀请专业导演、摄影师走进乡村,免费教村民用镜头记录生活。
第一期培训时,妈妈负责生活保障,变着花样给学员们做饭。
爸爸则亲自授课,把复杂的拍摄技巧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有个叫小夏的女孩,用学到的知识拍摄了奶奶制作传统糍粑的过程。
视频上传网络后,吸引了无数网友关注。
甚至有食品企业联系她,希望将这项手艺产业化。
小夏在感谢信里写道:“谢谢你们教会我,原来平凡的生活也能闪闪发光。”
随着事业版图的扩大,我和父母的角色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