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大事。
然而到了 3 月的第二周,12 号我再次向 HR 询问流程。
HR 的回复是审批还是卡在老总处,可能有点问题。
问题?
什么问题?
此时的我,离职都提了,同事也都知道我要跳槽了。
现在和我说出了问题,我慌得不行。
我立马联系了我的前同事陈沐,并询问相关事宜。
恐慌没有冲垮我的理智,索性在微信上问询得还算得体:“陈总,我的 offer 怎么还没下来?”
我看着输入框中“正在输入”的提示,充满希冀。
1 分钟后,瞬间跌入谷底。
陈沐的回复很简短:“抱歉,兄弟。
这个事情我做不了主了。”
文字很冰冷,包括我的心情。
一瞬间,透心凉,以及不可置信。
离职之前我是心高气傲,现在我是生死难料。
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 34 岁失业。
2 、沉默的职场寒冬沉默,沉默是 3 月中旬的基调。
我从春风得意到失魂落魄,只用了一周时间。
34 岁,老婆孩子,父母老人。
一家子,养家糊口的压力一下子上来了。
我成宿成宿地失眠。
期间我有联系过 A 公司的 HR,已读不回,成年人之间最后的默契。
我没有再去找 A 公司的前同事,也没有去联系 A 公司的发小,当然也没有吃成和发小约定的饭。
至此,我重新打开了招聘软件:BOSS 直聘、前程无忧、猎聘、智联招聘。
金三银四,我还能放手一搏。
低迷是 25 年的旋律,互联网寒冬之下,N 市没有了 4 年前的盛世。
21 年,一打开简历,问询的 HR 络绎不绝。
而现在,无人问津,或许也有可能是我 34 岁了。
IT 这碗青春饭,在 HR 看来,我可能把握不住。
所以此时焦虑具现化了,焦虑是我此时的康桥。
修改完简历后,群投。
一种很盲目的群投。
今年的金三意外的冷清,已读不回已成了一种常态。
4 个招聘软件,只有 BOSS 直聘,零星会有刷新的岗位,其他的岗位都是僵尸岗位。
还好不久之后 C 公司提出让我去面试。
我记得很清楚,晚上 6 点 45,C 公司的 HR 邀请我面试。
这是 3 月份第一次面试邀约,对于焦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