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做得极是精巧。
有活灵活现的兔子灯,有展翅欲飞的凤凰灯,还有憨态可掬的鲤鱼灯。
杨妙莲一眼就相中了一盏并蒂莲花灯。
那莲花灯做得栩栩如生,粉白的花瓣层层叠叠,灯蕊处透出温暖的橘色光芒,雅致又不失喜庆。
“老丈,我们要猜这个灯谜!”
杨妙莲指着莲花灯下悬挂的谜面,兴致勃勃地说道。
崔宝珠也凑过去看。
谜面上写着:“一点残红海上生,半竿斜日岸头明。嫡庶未分愁远嫁,腹中隐约有啼声。”
杨妙莲托着下巴,念叨了好几遍。
崔宝珠也在心里琢磨着。
周围也有不少人围过来看热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李玄之看着崔宝珠那副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的模样,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他目光扫过谜面,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只是,他并不打算说出来,看她这般绞尽脑汁的模样,倒也有趣。
杨显忠也看出了谜底,只是碍于陛下未曾开口,他自然也不会多言。
“算了算了!”崔宝珠想得头都大了,终于放弃。
“这灯谜太难了,我们猜不出来!”
她习惯性地去牵杨妙莲的手。
入手一片温热。
她拉着那只手,转身就往人群外走。
“我们去那边看看,那边好像有卖糖画的!”
走了几步,她觉得有些不对劲。
咦?
妙莲这丫头,今日手劲儿怎么这般大?
而且……这手掌,宽厚,修长。
指腹和掌心,还有茧子。
崔宝珠心中一个“咯噔”。
她脚步一顿,有些僵硬地,慢慢地,回过头去。
月白色的身影,清隽的面容,不是李玄之又是谁?
他正含笑看着她,深邃的眼眸在灯火下熠熠生辉,眸光里带着几分戏谑,又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温柔。
崔宝珠脑子“嗡”地一声,像是被一道惊雷劈中,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手……手还紧紧牵着呢!
她像是被烫到了一般,猛地甩开李玄之的手,脸颊瞬间红得像煮熟的虾子。
“你……你……你怎么……”她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李玄之看着她这副惊慌失措的模样,眼底的笑意更深了。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方才被牵过的手,又抬眸看向崔宝珠,慢悠悠地开口。
“崔大姑娘,下次牵人之前,还是先看清楚些为好。”
崔宝珠一颗心砰砰直跳,脸上热得能煎鸡蛋了。
她慌忙四下张望,哪里还有杨妙莲的影子?
“杨姑娘同她兄长往那边去了。”
李玄之正负手站在她面前,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灯火在他身后明明灭灭,勾勒出他清俊的轮廓,柔和了他平日里那份不易亲近的矜贵。
“那……那我们快去找他们吧!”
“等等。”
崔宝珠疑惑地回头。
李玄之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摊子,“不是要去买糖画么?”
崔宝珠的脸颊依旧烧得厉害。
她偷偷抬眼觑了李玄之一眼。
见他神色如常,心里更是又羞又恼。
这人,脸皮可真厚!
糖画摊子前围了不少人,大多是小孩子,也有年轻的姑娘公子。
摊主是个年过半百的老汉,手艺精湛。
只见他舀起一勺熬得金黄透亮的糖稀,手腕轻抖,细细的糖线便如游龙般落在光洁的石板上。
不过片刻功夫,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便成了形。
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李玄之带着崔宝珠到了摊前。
老汉见来了客人,笑呵呵地问道:“这位姑娘,想要个什么花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