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拦着不让她上船,难道不是正合了小公爷的心意?
可为何……小公爷看起来这般生气?
赵文靖确实很生气。
一股无名之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烧,烧得他心烦意乱。
他自己也说不清,这火气究竟从何而来。
他猛地一甩袖子。
“蠢货!”
此时,崔宝珠等人早已在清河上游赏了一大圈。
“宝珠姐姐,李表兄,杨大哥!咱们靠岸猜灯谜,赢花灯去!”
几人都没有异议,杨显忠便吩咐船家将画舫靠向岸边一处人不太多的渡口。
画舫稳稳停靠。
杨妙莲第一个跳下船,拉着崔宝珠的手就往岸上最热闹的地方跑。
“宝珠姐姐,我们到桥上去看!”
杨妙莲拉着崔宝珠,也不管她同不同意,便往桥上跑。
“哎,你慢点!”崔宝珠被她拽得一个踉跄,好不容易才稳住身形。
两人上了桥,凭栏远眺。
桥下河水汤汤,画舫穿梭,灯影摇曳。
“真好看呀!”杨妙莲感叹。
崔宝珠也看得有些痴了。
就在这时,杨妙莲忽然“咦”了一声,指着桥下某个方向。
“宝珠姐姐,你快看!那不是……那不是晋国公府的船吗?”
崔宝珠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到一艘装饰得极为奢华的画舫正缓缓驶来。
船头立着几位锦衣公子,其中一人,正是赵文靖。
而在赵文靖身旁,正是崔雪赋。
桥下的画舫上,几位公子哥也注意到了桥上的人。
“小公爷,看那桥上,那不是……崔家大姑娘吗?”
另一位公子也凑趣道:“哟,还真是!这崔大姑娘,原以为她今年不来了,这不,咱们刚游船,她就眼巴巴地追着小公爷来了!”
赵文靖顺着众人所指的方向,抬起了头。
这一眼,便望进了漫天的灯火里。
石桥之上,少女亭亭玉立,未施粉黛,却肤色莹润,眉目清朗。
桥上悬挂的无数彩灯,将她笼罩在一片温暖明亮的光晕之中。
那细碎的灯火,仿佛在她发间、在她眼底、在她唇边跳跃。
她正微微偏着头,似乎在说着什么,唇边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
那笑容,在璀璨的灯火映衬下,是说不出的娇憨与明媚。
尤其是那双杏眼,水光潋滟,仿佛盛满了桥下这整条清河的灯影。
这一刻,周围的喧嚣似乎都远去了。
赵文靖的目光,就这么定定地落在了崔宝珠的脸上。
灯火阑珊处,那张熟悉的脸庞,竟显出一种他从未留意过的生动与鲜妍。
不再是往日里那种刻意的讨好与卑微,也不是那种不合时宜的纠缠与痴缠。
此刻的她,就像这漫天灯火中的一盏,明亮,自在。
赵文靖喉头滑动了一下,心莫名地漏跳了一拍。
崔宝珠似有所觉,也正巧转过头来。
四目相对。
桥上,桥下。
隔着一水盈盈,隔着满河灯影。
崔宝珠看到赵文靖正望着自己,微微一怔。
她避开赵文靖的目光,牵起杨妙莲的手,转身就往桥的另一头跑。
“妙莲,这里人太多了,我们去那边看看花灯吧。”
赵文靖的目光,就那么直直地追着那个纤细的背影。
直到崔宝珠消失在涌动的人潮里,他才收回视线。
/
街上游人如织,笑语喧阗。
崔宝珠拉着杨妙莲,在人群中穿梭。
“宝珠姐姐,快来快来!前面那个灯谜摊子好热闹!”
崔宝珠被她拽着,裙摆飞扬,发间的珠翠轻轻晃动,映着灯火,流光溢彩。
两人好不容易挤到一个挂满了各色花灯的摊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