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幕布上。
画面里的情感不再流畅,却因此更加真实——像她自己的爱,曾经磕磕绊绊,破碎后仍在心底余温不散。
展厅最深处,是一组组静默的照片:雨夜街头,两个人并肩走着,嘴唇紧闭,肩膀微微贴合;凌晨一点,争吵后的两人目光交错,咫尺之间却像隔着宇宙;沙发角落,一个拥抱,彼此疲惫却温柔。
林夏特意没有用AI修图软件校正这些照片的光线和色彩,也没有给它们添加数据标签。
她要让每一个无意义的瞬间,原汁原味地留存在这里——哪怕模糊,哪怕无人理解。
“这些时刻,不需要算法。”
她在展览说明里写道,“爱情最美的不是‘意义’,而是无法被定义的‘无意义’。”
有人在照片前驻足良久,有人低头微笑,有人悄悄红了眼眶。
林夏在暗处注视每一张脸,仿佛在确认:这一切遗落的美好,确实被温柔地照亮过。
她想起自己与陈默分手那夜,手机落在地上,屏幕裂开了两道口子。
争吵、沉默、没有结局的道歉,都像数据包在传输中丢失。
那个凌晨她坐在窗边,雨水顺着玻璃流下,心头有一种莫名的释然。
她终于明白,有些记忆根本无需被记录,无需被算法验证其价值。
它们本身就是浪漫的,不会失效。
当天色渐亮,展厅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林夏发现,很多观众在出口处自发留下便签,多是拙劣的小诗、稚嫩的画,甚至还有一张泛黄的影印情书。
她把这些都收集起来,装进一个透明瓶子,命名为“观众的浪漫垃圾桶”。
展览临近尾声,她在留言墙上写下:“在一个一切都被精准标注、浪漫容易失效的年代,你还愿意为那些没有意义的时刻停留吗?”
她把所有的回答都留给了读者和未来。
12.变量之外的重逢凌晨的城市像一台旧款服务器,零星的灯光在雾气中跳跃,仿佛无数个失效的数据包。
陈默行走在空旷的街道,机械地浏览着日常的推送和日程。
他本打算在这一天结束时,像关闭一段无用进程般,悄然擦去最后一丝关于林夏的缓存。
可人心总有bug,在某个变量之外的节点突然溢出。
他并未料到会误入“失效的浪漫”展览。
夜色中,门口的光幕为他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