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染成青灰色。
导师将她的星系磁场模型批注为“幼稚的浪漫主义”,要求重做定量分析。
凌晨三点,她溜到天文台顶楼,用手机拍摄大熊座发给林晓。
信息栏显示“对方正在输入...”持续五分钟,最终只收到一张暗房工作照:他的左手按着《天文爱好者 》杂志,无名指关节有未洗净的显影液污渍。
感恩节聚餐时,华人同学谈起北京雾霾和房价,她突然冲进洗手间干呕。
镜子里浮现父亲三年前摔碎星图仪的模样:“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星星,能让你落户还是评职称?”
此刻窗外的初雪落在常春藤上,像极了那年气象站铁皮屋顶的霜。
第七章:铜版纸上的银河林晓最终签下广告合约,用这笔钱给母亲换了靶向药。
发布会在CBD玻璃幕墙大厦举办,策展人将《船底座伤痕 》与楼盘沙盘并置,红色星云恰好笼罩在别墅区的泳池沙盘上。
闪光灯中他瞥见后排有个戴北天极徽章的女孩,追出去却只抓到电梯间的茉莉香——苏瑶惯用的护手霜味道。
深夜整理旧底片时,他偶然发现某张仙女座星系的边角有细小划痕。
用放大镜细看,竟是苏瑶用银针刻的极坐标公式:指向他们初遇那晚的猎户座升交点。
暗红色安全灯下,他忽然想起《天文爱好者》里夹着的NASA磁场图还未拆封。
第八章:延迟抵达的星光苏瑶的论文被《天体物理学报 》接收那天,收到林晓寄来的铜版纸精装画册。
广告文案写着“在星空伤痕中触摸未来”,但夹页里有张未发布的胶片:拆迁中的城中村电缆网拼接成银河悬臂,电线杆上的小广告组成射手座星标。
她将论文致谢栏的“特别感谢”改成胶片盒上的赤纬坐标,窗外哈德逊河正泛起铁灰色的晨光。
<此刻北京,林晓在老旧社区暗房里冲洗新作。
显影液中的相纸逐渐浮现:医院CT片与星云底片双重曝光,肺部阴影化作船底座电离云。
手机亮起国际快递通知,包裹物品栏写着“六十年代国产天文望远镜零件——父亲临终前让我交给懂得星空伤痕的人”。
母亲第三次化疗那天,林晓在301医院走廊拍到一组特殊照片:CT室金属门倒映着窗外槐树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