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歉啊,刘总,这个工作确实不太符合我的诉求,抱歉了。”
“那随你,我不留你了。”
“嗯,你留步。”
......从 D 公司出来,我松了一口气。
然而一个月之后,在待业中的我,偶然想起,竟然会觉得可惜。
呸,下贱。
4、 焦虑中的一线光3 月 17 日,一个周末过去。
我 B 公司的领导通知我已找到接替我的人,让我整理下文档,做好交接工作。
提离职 17 天后,2 个面试,没有 offer,以及一堆的已读不回。
没有下家的我,内心焦灼,这是一种很难言明的无措感。
即将失业的我和已经过去一半的金三,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互联网寒冬的冷酷。
N 市的互联网环境,一眼快望到头了。
也在今天,我见到了一缕光。
E 公司的 HR 给我发了个消息,说他们家招产品经理。
但是面试不是现在,而是要等月末窗口,问我是否愿意等。
我自然是答应的,在我当下处境中,也没什么理由不能等的。
随后加了 E 公司的 HR 莎莎,之后就等后续通知了。
3 月 24 日,又是一周过去,没有任何消息。
我重新打开莎莎的对话框询问面试事宜,回复只有 3 个字“再等等”。
再等等,哎,再等等。
还好并没有等太久,26 号下午,开始 E 公司的线上面试。
面试内容大多和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相关,故面试很顺利,当天下午 E 公司就通知我面试通过。
到此,整整焦虑快一个月的我,突然松了一口气。
下面就是等着正式离开 B 公司,和等 E 公司的 offer,以及后面的入职工作。
3 月 31 号,B 公司最后一天。
和原同事告别,以及吃散伙饭。
在 B 公司 4 年时间,公司没什么不好,就是没有稳定感。
同一批入职的同事,如今也就剩下一两个。
每年都会有老同事走,以及每年都说以后常联系。
可惜,大多最后都成了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分别后,再也没有相交轨迹的我们,最终慢慢生疏,直至最后又回归陌路。
风雨兼程,我们终归都在路上。
散伙饭上,同事们都祝福我能有更好的去处,还没拿到 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