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活像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图书馆里浩瀚的书籍,教室里睿智的教授,身边朝气蓬勃的同学……这一切都让我如饥似渴。
我拼命学习,不仅是为了改变命运,更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一学期结束,我拿到了全系第一的成绩。
站在领奖台上,台下掌声雷动。
寒假我没有回村,而是回到已经回城的父母家,收音机里播放着欢快的春节乐曲。
窗外不时传来烟花绽放的声音,照亮了夜空。
新学期开始后,我更加沉迷于学习。
除了上课,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
大二那年,我的一篇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教授们开始把我当作得意门生,同学们看我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表面上看,我成功了。
一个曾经有过成分问题的穷小子,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名校,成为了父母的骄傲。
大三暑假,林威没有回家,而是在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实习。
在那里,他见识到了真正的商业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如何争取客户,如何管理团队,如何在竞争中生存。
每天晚上回到租住的小房间,他都会在笔记本上记录当天的收获和思考。
实习最后一天,公司CEO请他喝咖啡:“林威,毕业后有兴趣来我们这里工作吗?
我可以给你技术主管的职位。”
这是一个诱人的offer,但林威婉拒了:“谢谢您的赏识,但我有自己的计划。”
CEO挑眉:“创业?”
林威点头。
“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
CEO笑了笑,“记住,创业不是写代码那么简单。
你需要找到真正的市场需求,而不仅仅是酷炫的技术。”
这句话成了林威毕业论文的灵感来源。
他的论文题目是《教育科技领域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分析》,为此他访谈了上百位学生、教师和家长。
1981年夏天,我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去上海参加学术交流会。
站在外滩,看着黄浦江上来往的船只,我突然意识到,四年了,我总算可以站在高处。
毕业典礼上,校长亲自为我颁发了优秀毕业生证书。
台下闪光灯不断,我面带微笑,心里却是一片坦然。
这些年我拼命向上爬,以为站得高了就能摆脱过去的阴影。
7.一个月后,林威和陈志远注册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