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停云温兰语深夜同返公寓#。
照片里他搂着那个昨天还在化妆间嘲笑我的女孩,姿势亲密得做不了假。
我平静地划过那条新闻,点开苏梦发来的《听见你的声音》项目大纲。
手机不断震动,共同好友们发来试探的消息,我一律已读不回。
冰箱上还贴着谢停云写的购物清单,我一把撕下来,在背面开始写新剧本的人物小传。
笔尖划破纸面的瞬间,突然想起上次剧本讨论会,制片人当众删掉我最得意的桥段,只因为“谢老师觉得这段戏不够突出男主角”。
电脑旁堆着十几个版本的《角色谋杀》修改稿,每一版都留着谢停云龙飞凤舞的批注:“这里加段我的独角戏”、“女主戏份太多了”、“反派不够帅影响我形象”……我抱起那摞剧本,全部扔进了垃圾桶。
一周后的编剧沙龙,我第一次见到了程书白。
他穿着简单的深蓝色衬衫,站在投影前分析类型片叙事结构,讲到兴奋处时眼睛会微微发亮。
“阮编剧,”茶歇时他主动走过来,手里拿着我去年写的《救赎失效》剧本,“你处理时空交错的手法很特别。”
我惊讶地接过本子,扉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您看过这个?”
这是被谢停云嫌弃“不够商业”而束之高阁的本子。
“苏梦推荐的。”
程书白推了推眼镜,“主角在回忆与现实间挣扎的状态,让我想起《情书》里的渡边博子。”
阳光穿过他身后的落地窗,在剧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突然鼻子一酸——两年了,第一次有人认真讨论我的创作,而不是问“这个角色能不能让谢停云更出彩”。
我们聊到沙龙结束,从剧本结构谈到法国新浪潮,再到最近迷上的冷门作家。
程书白说话时会认真看着我的眼睛,在我卡壳时耐心等待,而不是像谢停云那样随时打断我,把话题拽回他自己身上。
“下周有个小型剧本研讨会,”分别时程书白递给我一张便签纸,上面写着一串电话号码,“都是聊得来的朋友,你有空可以来。”
便签纸是薄荷味的,像雨后新长的草地。
谢停云的绯闻在热搜上挂了三天,换了好几个女主角。
张莉开始还给我打电话,暗示我“出面澄清对停云事业有帮助”,后来发现我连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