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科技与铭辉公司商业秘密侵权案成为法律界热议的焦点,不仅因为涉案金额高达十亿,更因为这是我与季晨阳分道扬镳后的首次直接对决。
法律媒体将此案称为世纪对决,甚至有八家法律期刊派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庭前准备会议上,季晨阳看起来疲惫不堪,眼圈发黑,西装也有些起皱。
他三次试图在走廊上与我单独交谈,都被我以需要与客户讨论细节为由礼貌拒绝。
安然,给我五分钟就好。
第三次时,他几乎是恳求的语气。
季律师,庭审在即,我想我们都应该保持专业,将精力放在案件本身。
我平静地回答,转身走向会议室。
当晚,苏雅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有些人仗着新靠山,不可一世,殊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评论区很快沸腾,有律师直接回怼:是谁当初在朋友圈炫耀抢走别人的案件和职位?
现在输不起了?
并附上了苏雅当初的截图。
法律圈一片哗然,纷纷批评她的不专业言行。
开庭第一天,我条理清晰地展示了完整的证据链,从技术比对报告到内部邮件往来,再到市场损失评估,滴水不漏。
季晨阳却接连出现失误——引用错误判例、混淆技术参数,甚至对同一问题前后陈述不一。
季律师,请您保持逻辑一致性。
法官第三次敲响法槌,您刚才的陈述与十分钟前完全矛盾。
我注意到旁听席上季晨阳律所的几位董事交头接耳,脸色难看。
午休时,法庭外媒体已经开始报道:徐安然展现王牌律师风范,对手频频失误陷被动。
下午开庭前,一个陌生面孔出现在季晨阳身边。
他站起身宣布:法官大人,因案情需要,我所决定由林资深合伙人接手本案。
法庭内一片哗然。
我平静地望着季晨阳惨白的脸色,他低着头快速收拾文件,手指微微发抖。
即便更换了律师,最终判决仍然完全支持了我方观点。
法官在判词中特别提到:原告方律师徐安然的论证严密性值得肯定,为本案审理提供了清晰思路。
宣判结束后,季晨阳突然站起身,声音嘶哑:这不公平!
她利用了对我的了解!
她知道我所有的策略!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他。
季律师!
法官厉声制止,请保持法庭秩序!
季晨阳的两位同事赶紧上前,一左一右架着他离开法庭。
经过我身边时,我看到他眼中的绝望和愤怒,但我只是平静地收拾文件,没有任何表情。
他完了。
王志远在回程车上说,当庭失态,这在高端法律圈是难以原谅的错误。
案件胜利的第三天,我收到《中国律师》杂志的邀请函,请我作为主讲嘉宾参加全国律师精英论坛,主题是商业秘密保护的前沿实践。
同一天,我得知季晨阳被律所强制休假,要求他调整状态。
我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轮廓,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职业成就感——不是依附于谁,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