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如白驹过隙。
我的专属团队已有七名精英律师和十二名助理,办公室墙上的荣誉墙已经装不下更多的感谢信。
王氏律所——现在人们开始称它为“徐团队所在的那家律所”——在短短三个月内签下了五个市值过亿的大客户。
徐律师,鸿远集团的陈总裁到了。
助理敲门通知我。
鸿远集团是季晨阳苦追多年却从未成功签约的客户,而现在他们主动找上门来。
坦白说,徐律师,我们一直在观望。
陈总裁啜了口茶,季晨阳律所自从你离开后,战斗力明显下降。
我们审阅了你在过去五年经手的所有案件,发现其实是你在做主要工作。
我只是尽力为客户服务。
我谦虚道。
季律师上周还亲自来拜访,带着那个叫苏雅的小姑娘,但说实话,她的表现让我们很失望。
陈总裁直言不讳,我们需要你这样真正懂商业、有策略的律师。
签约仪式后,我回到办公室,发现前台放着一个精致的礼盒。
季律师亲自送来的,说是为庆祝你新团队成立。
前台小姐解释道。
我打开手机,果然有季晨阳的未读短信:安然,恭喜团队成立。
礼物是一点心意,希望我们能重建友谊,毕竟共事五年,情分不该就这样结束。
我将礼盒原封不动地退回,附上一张便条:感谢好意,但不必了。
祝一切顺利。
这已经是一个月内他第七次尝试联系我——从最初的短信到邮件,再到今天的礼物,但我的态度始终如一。
《法律前沿》杂志的专访在当月刊登,整整十页的篇幅介绍我的职业生涯和法务策略。
徐安然律师或许是近年来法律界最被低估的人才,文章这样写道,在季晨阳律所工作期间,她实际上是多个重大案件的幕后功臣。
如今独当一面,她展现出远超预期的非凡才华。
专访一经发布,法律圈沸腾了。
更多的客户开始慕名而来。
季晨阳麻烦大了。
午餐时,王志远向我透露,他们律所上季度业绩下滑30%,董事会正在考虑降低他的职位。
据说那个苏雅也不好过,连续三场败诉后被几个大客户点名拒绝合作。
他们的关系怎么样?
我随口问道。
据说很紧张。
王志远笑了笑,季晨阳开始意识到他为了一时冲动失去了什么。
城东酒店的慈善晚宴上,我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推开宴会厅的门,我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的季晨阳。
他明显消瘦了许多,西装显得有些空荡,眼下有明显的黑眼圈。
看到我的瞬间,他立刻放下酒杯向我走来。
安然,好久不见。
他试图挡住我的去路。
季律师,请让一下,我需要去见其他客人。
我平静地说,语气礼貌但不容拒绝。
在场的律师和客户都注意到了这一幕,有人甚至掏出手机偷偷拍照。
那晚上十点,管家来电话告知我,季晨阳出现在我公寓楼下,醉酒状态,大声喊着要见我。
我站在窗前,看着保安试图劝阻他。
安然!
求你原谅我!
他的声音隐约传来,我错了!
我不该对你那样!
让保安把他送回家吧,我对管家说,告诉他,我不会见他,无论他来多少次。
关上窗户,我回到办公桌前继续工作。
窗外的喧嚣与我无关,我的人生已经驶入了全新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