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铺依旧敞开,粮车依旧源源不断地从码头方向运来,仿佛取之不尽!
第三天,柳家粮行门口,门可罗雀。
而林公子的粮铺前,人山人海,却不再有绝望的哭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虔诚的期盼和感激。
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捧着那救命的粮食,热泪盈眶,朝着粮铺的方向,朝着石台上那个青衫磊落的身影,发自内心地、重重地跪拜下去!
“林公子!
青天大老爷啊!”
“活菩萨!
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永世不忘啊!”
声浪如潮,汇聚成一股震撼人心的洪流,响彻云霄。
柳家粮行掌柜的脸色,早已从最初的讥讽变成了惨白,最后一片死灰。
他瘫坐在椅子上,看着空荡荡的门口,喃喃自语:“完了…完了…这姓林的…他…他到底有多少粮?
他…他想干什么?”
他想干什么?
石台上,林公子(萧景琰)迎风而立,青衫被风吹动。
他平静地看着台下那跪倒一片、如同麦浪般起伏的百姓,听着那震耳欲聋的“青天大老爷”的呼声。
温润的眼底深处,一丝冰冷的锐芒,如同淬火的剑锋,一闪而逝。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汹涌的人潮,穿透了临安城的城墙,投向了遥远的帝都方向。
柳家?
这只是开始。
林公子三日赈粮,力挽狂澜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神话,比当初鬼面将军的捷报传播得更快、更广、更深入人心!
它从江南水乡的阡陌之间,飞越千山万水,直抵大梁的心脏——天启城。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们无不交口称赞这位神秘而仁义的“林公子”,将其奉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这巨大的声望,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以“赈灾”之名行盘剥之实的柳家脸上。
然而,就在这颂扬声尚未平息之际,另一股风暴,又在大梁江湖的中心——嵩山,酝酿成型。
十年一度的武林大会,如期而至。
嵩山,峻极峰顶。
人头攒动,旌旗猎猎。
来自五湖四海的武林豪杰、名门正派、绿林枭雄,齐聚于此。
刀光剑影,劲气纵横,呼喝之声此起彼伏。
擂台之上,正上演着激烈的角逐,争夺着那象征着武林至尊地位的盟主宝座。
此次大会,与往年不同,暗流汹涌。
一则,老盟主年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