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错辨的紧张。
我的心跳,毫无预兆地漏跳了一拍。
一股细微的电流顺着脊椎窜上来,说不清是惊愕还是别的什么。
空气里浓郁的咖啡香,似乎瞬间凝固了。
他到底……那个念头像藤蔓,无声地缠绕上来,带着一丝隐秘的甜和更多的不确定。
我坐回自己的位置,端起微凉的咖啡抿了一口,焦糖的甜腻滑过舌尖,却品出了一丝奇异的涩。
指尖无意识地捻着空落落的手腕,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发圈松紧带微弱的勒痕。
接下来的日子,那个角落的身影仿佛成了“渡鸦”里一个固定的、沉默的布景。
每一次推门而入,目光总会下意识地捕捉他的存在。
他依旧坐在那些我常坐的位置,点着我偶尔尝试过的饮品。
我们之间隔着一排排书架和氤氲的咖啡热气,像隔着一条无声流淌的河。
视线偶尔会在书页上方、在杯沿抬起的瞬间,短暂地、极其克制地交汇。
每一次,都是我先仓促地移开。
那短暂的交汇里,我捕捉到的东西越来越清晰。
不再是初遇时深潭般的冰冷和绝对的疏离。
那幽深的眼底,像被投入石子的深湖,漾开一圈圈极其细微、极其压抑的涟漪。
那是一种渴望靠近却又被无形枷锁死死禁锢住的灼热,是想要开口呼唤却又死死咬住唇舌的挣扎。
那目光的重量,沉甸甸地落在皮肤上,带着一种几乎令人心悸的专注,仿佛我是这喧嚣世界里他唯一能捕捉到的光源。
一种微妙的、双向的张力在沉默的空气里无声地滋长、蔓延。
每一次眼神的短暂触碰,都像细小的火星溅落在干燥的苔藓上,引燃一片无声的灼热。
我开始留意他指尖无意识敲击桌面的节奏,留意他微微蹙眉时眉心的褶皱,留意他看向窗外时,侧脸线条里那抹挥之不去的、深沉的孤独。
那孤独像一道裂痕,横亘在他冷硬的外壳上。
而我心底,那个小太阳般存在的东西,开始不受控制地想要靠近,想要试探,想要……温暖那道裂痕。
终于,在一个同样飘着细雨的午后,契机来了。
他起身离开时,动作比平时略显匆忙,那本他一直在翻阅的、厚重如砖的《哥特式建筑艺术史》,被遗落在桌面上,书页间还夹着几张露出边角的、似乎是建筑草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