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无声的较量**储藏室里的模糊影像,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秦晚平静的职业水面下激起了难以平复的涟漪。
她将那张旧照深深锁进记忆深处,表面却更加沉静如水。
“复原”苏晴风格的要求,像一道无形的枷锁。
秦晚并未选择对抗,她选择了更高明的渗透与重塑。
陆深送来了苏晴偏爱的设计图册——充斥着繁复的洛可可曲线、甜腻的马卡龙色系和大量无用的装饰性元素。
秦晚恭敬地收下,认真翻阅。
但在她提交的初步方案里,属于苏晴的印记开始被巧妙地“翻译”和“进化”。
苏晴喜欢的粉蓝色调,被秦晚提炼为更具质感和深度的雾霾蓝与冰川灰,大面积用于墙面,营造宁静基底。
那些繁复累赘的石膏线脚和雕花,在秦晚的图纸上被大幅简化,只保留了最具建筑美感的几道干净利落的线条,勾勒出空间的筋骨。
苏晴钟爱的蕾丝元素,被秦晚转化为现代感极强的几何镂空金属屏风,光影交错间,既保留了柔美的韵味,又赋予空间通透的呼吸感。
那些堆砌的甜美装饰品,被方案中几件线条简洁、极具雕塑感的定制家具所取代。
陆深第一次拿到修改后的方案时,眉头紧锁,指尖重重敲在图纸上苏晴最爱的“标志性”元素被弱化的地方:“这里,为什么改了?”
秦晚站在他对面,姿态不卑不亢。
“陆总,完全的复原意味着空间功能的缺失和现代居住舒适度的牺牲。”
她的声音清晰冷静,“我保留了苏晴小姐风格的精髓——明亮、温暖、生机感。
但将其融入更符合当代审美和实用需求的框架中。
比如这个区域,”她指向图纸上一处改造后的起居空间,“原本繁复的吊顶和墙饰造成了视觉压迫和光线遮挡。
我将其简化,引入更大面积的落地窗,引入自然光。
您要求的‘生机感’,阳光难道不是最好的来源吗?
而简洁的线条,更能衬托出窗外壮阔的山景,这才是‘云栖’真正的灵魂。”
她的分析逻辑严密,直指核心。
陆深的目光从图纸上移开,第一次真正地、长久地落在了秦晚的脸上。
不再是寻找影子的穿透性凝视,而是带着审视、探究,甚至一丝难以察觉的意外。
他看到她眼中纯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