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手电筒的光打了过来。
“别怕,是我。”
顾沉舟的声音带着安抚,他小心翼翼地绕过散落的书籍,将蜡烛点燃。
摇曳的烛光中,两人的影子在墙上交叠,苏念安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苏老师,”顾沉舟轻声说,“明天有空吗?
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第三章 月光下的承诺顾沉舟带苏念安去的,是城郊的一片芦苇荡。
深秋的晚风拂过,白色的芦苇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如同一片银色的海洋。
两人并肩坐在岸边,听着远处传来的蛙鸣,谁也没有说话。
“我老家在更偏远的山村,”良久,顾沉舟打破了沉默,“那里的孩子连像样的课本都没有。
我想攒够钱,给他们建一间图书室。”
他望着远方,眼中满是憧憬,“等这件事完成了,我就……”他没有说完,但苏念安已经懂了。
她捡起一根芦苇,在地上画着圈圈:“我陪你一起。”
从那以后,两人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
周末时,他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收集旧书,拜访愿意捐赠的人家。
相处的时光里,顾沉舟会在苏念安累得打瞌睡时,轻轻为她披上外套;苏念安会在顾沉舟生病时,熬好姜汤送到他宿舍。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一个雨天突然转向。
那天,顾沉舟接到家里的电报,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匆匆收拾行李,临走前将一个信封塞给苏念安:“等我回来。”
第四章 被时光掩埋的真相林夏合上日记本,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雨。
雨滴敲打着玻璃,恍惚间,她仿佛看到年轻时的母亲,站在站台上,望着远去的列车泪流满面。
信封里装的,是顾沉舟写给苏念安的信。
然而,当林夏继续翻看日记时,却发现母亲再也没有提起过顾沉舟。
直到半年后,日记里出现了简短的一行字:“他不会回来了。”
原来,顾沉舟回到山村后,发现父亲病重,家里还有年幼的弟妹需要照顾。
为了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他娶了村长的女儿,那个可以帮他撑起一个家的女人。
苏念安得知消息时,已经怀有身孕。
她拒绝了所有人的劝说,固执地回到小城,独自将林夏抚养长大。
日记本的最后一页,写着:“阿舟,我不怪你。
只要你过得好,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