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孙悟空悟空的其他类型小说《西游寂灭:琉璃碎,金身裂全局》,由网络作家“雪J”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开篇:灵山异变西天灵山,大雷音寺,曾是万佛朝宗、梵音缭绕的极乐净土。然,取经功成五百年后,一种莫名的阴霾悄然笼罩。金顶不再璀璨,琉璃宝灯的光芒也变得黯淡,仿佛蒙上了一层肉眼难见的尘埃。佛陀讲经的声音依旧洪亮,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与空洞。菩萨罗汉们依旧诵经打坐,眉宇间却少了往日的祥和,多了几分难以察觉的焦躁与迷茫。斗战胜佛孙悟空,此刻正端坐于莲台,金甲下的身躯微微躁动。他那双火眼金睛,曾洞穿三界虚妄,如今却只能看到一片混沌的“佛光”。这光芒不再温暖,反而带着一丝丝冰冷的死寂。他试图用佛法平息内心的不安,但那股不祥的预感如附骨之蛆,越发强烈。“悟空。”一声轻唤,将孙悟空从沉思中拉回。旃檀功德佛唐三藏,依旧是那副慈悲面容,只是眼底深...
《西游寂灭:琉璃碎,金身裂全局》精彩片段
1 开篇:灵山异变西天灵山,大雷音寺,曾是万佛朝宗、梵音缭绕的极乐净土。
然,取经功成五百年后,一种莫名的阴霾悄然笼罩。
金顶不再璀璨,琉璃宝灯的光芒也变得黯淡,仿佛蒙上了一层肉眼难见的尘埃。
佛陀讲经的声音依旧洪亮,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与空洞。
菩萨罗汉们依旧诵经打坐,眉宇间却少了往日的祥和,多了几分难以察觉的焦躁与迷茫。
斗战胜佛孙悟空,此刻正端坐于莲台,金甲下的身躯微微躁动。
他那双火眼金睛,曾洞穿三界虚妄,如今却只能看到一片混沌的“佛光”。
这光芒不再温暖,反而带着一丝丝冰冷的死寂。
他试图用佛法平息内心的不安,但那股不祥的预感如附骨之蛆,越发强烈。
“悟空。”
一声轻唤,将孙悟空从沉思中拉回。
旃檀功德佛唐三藏,依旧是那副慈悲面容,只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忧虑。
“师父。”
孙悟空起身合十。
“近日灵山气息有异,汝可曾察觉?”
唐三藏问道,声音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孙悟空眉头紧锁:“弟子亦有同感。
仿佛……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蚕食此地的生机与信念。”
一旁的净坛使者猪八戒,往日里总是乐呵呵地想着斋饭供果,此刻也难得地收起了嬉皮笑脸,肥硕的脸上满是凝重:“不止是灵山,俺老猪感觉,连俺那高老庄的方向,似乎都透着一股子邪气。
俺那媳妇儿,也不知怎么样了。”
金身罗汉沙悟净,依旧沉默寡言,只是手中那降妖宝杖,被他握得更紧了些,杖端的明珠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小白龙,如今的八部天龙广力菩萨,盘旋在梁柱之间,龙吟低沉,带着不安。
他们的“佛位”,本应是功德圆满的象征,此刻却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将他们困在这日益诡异的灵山之上。
2 第一章:无声的侵蚀异变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如温水煮蛙般缓慢而致命。
最初,是佛音的变调。
往日里能洗涤心灵的梵唱,渐渐失去其抚慰人心的力量,反而像单调的呢喃,听久了令人心生烦躁,甚至隐隐有魔音灌耳之感。
一些定力稍浅的罗汉,开始在禅坐中出现幻象,或嗔或怒,或悲或恐,再
不复往日的清净。
接着,是信仰的动摇。
人间供奉的香火,不知从何时起,带来的不再是纯粹的愿力,而是夹杂了越来越多的贪婪、怨恨与绝望。
这些负面情绪如墨汁滴入清水,污染着灵山的根基。
佛像上的金漆开始剥落,露出底下灰败的石胎,仿佛神佛自身也失去了光彩。
孙悟空曾试图寻找源头。
他驾起筋斗云,巡遍西牛贺洲,却只见一片萧索。
曾经的佛国净土,如今妖氛隐现,人心不古。
他欲出手降妖,却发现那些妖魔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实体,更像是由人心阴暗面凝聚而成的“心魔”,打散了又聚,除之不尽。
更让他心惊的是,一些曾经虔诚的信徒,眼中也燃起了贪婪与暴戾的火焰,口中念着佛号,行的却是魔道之事。
“这究竟是怎么了?”
孙悟空回到灵山,内心充满了困惑与愤怒。
他感觉自己引以为傲的力量,在面对这种无形的侵蚀时,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唐三藏召集四人,面色沉重:“贫僧夜观星象,紫微黯淡,魔星高照。
此劫非同小可,恐是……末法之兆。”
“末法?”
猪八戒打了个哆嗦,“师父,当年咱们千辛万苦取来的真经,难道也救不了这世道?”
唐三藏喟然长叹:“真经能度有缘人,却难度无心者。
当人心失向,信仰崩塌,真经亦不过是无字天书。”
沙悟净闷声道:“大师兄,当年俺们一路降妖伏魔,如今这魔,却从何而来?”
孙悟空眼中金光一闪:“或许,这魔,本就未曾离去。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潜藏在光明之下,等待时机。”
他的目光扫过大雷音寺,扫过那些神情木然的佛陀菩萨。
他隐隐感觉到,这场异变的根源,或许就在这灵山之巅,甚至……就在他们之中。
3 第二章:金蝉的悲鸣唐三藏的状况越来越差。
他身为旃檀功德佛,本应万法不侵,但那股无形的侵蚀,却似乎对他这位曾经的“金蝉子”有着特殊的“偏爱”。
他开始做噩梦。
梦中不再是西行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而是更加幽深可怖的景象。
他梦见自己变回那只金蝉,被困在一张无边无际的黑色大网中,每一次挣扎,都让蛛网收得更紧。
他听见无数怨魂在他耳边哭嚎,控诉着他的“伪善”与“
无能”。
“你渡得了妖魔,却渡不了人心!”
“你的慈悲,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表象!”
“你的佛法,救不了这崩坏的世界!”
这些声音,如同最恶毒的诅咒,日夜萦绕在他心头。
他体内的佛光日益黯淡,面容也日渐憔悴,仿佛功德正在被一点点抽离。
一日,唐三藏正在禅房打坐,试图驱散心中的魔障,却忽然感觉一股阴寒之气从背后袭来。
他猛地睁眼,却见一个模糊的黑影立于他面前,那黑影的轮廓,竟与他有几分相似。
“你是谁?”
唐三藏警惕道。
黑影发出桀桀怪笑,声音嘶哑而诡异:“我便是你,你便是我。
我是你被压抑的欲望,是你不敢承认的怯懦,是你深藏心底的……黑暗。”
“胡言乱语!”
唐三藏叱道,“贫僧一心向佛,心中唯有光明!”
“光明?”
黑影嘲弄道,“若真有光明,为何你的眼中充满了迷茫?
为何你的佛心摇摆不定?
金蝉子啊金蝉子,你以为转世十次,苦修一世,便能洗去你灵魂深处的印记吗?”
唐三藏心神剧震。
他确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他所坚守的佛法,似乎正在失去力量。
他所追求的普度众生,如今看来更像一个遥不可及的笑话。
“你以为那三藏真经是什么?”
黑影的声音充满了诱惑,“不过是更高明的谎言,用来编织一个虚假的极乐世界,让众生沉溺其中,忘记真正的痛苦与绝望。
而你,便是这个谎言最忠实的传播者。”
“不……不是这样的!”
唐三藏痛苦地抱住头,金蝉的虚影在他身后若隐若现,发出凄厉的悲鸣。
黑影步步紧逼:“放弃吧,唐三藏。
承认吧,你所谓的慈悲与信仰,在真正的黑暗面前,不堪一击。
拥抱这黑暗,你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力量,你将洞悉这世界的真实……滚开!”
孙悟空的声音如炸雷般响起,金箍棒携着万钧之势,直捣黑影。
黑影发出一声尖啸,化作一缕黑烟消散,但那令人不寒而栗的笑声,依旧在禅房内回荡。
孙悟空扶起几乎虚脱的唐三藏,眼中怒火中烧:“师父,那是什么鬼东西?”
唐三藏面如金纸,嘴唇颤抖:“是……是心魔……是我的心魔……”他从未想过,自己成就佛位之后,还会被心魔所困,而且这心
魔,竟如此强大,几乎要将他的佛心彻底吞噬。
4 第三章:净坛的沉沦猪八戒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本是天蓬元帅,只因酒后失德,调戏嫦娥,才被贬下凡间,错投猪胎。
虽然后来皈依佛门,修成正果,成为净坛使者,但他骨子里的贪嗔痴,却从未真正根除。
灵山的异变,放大了他心中的欲望。
最初,只是供奉的斋饭味道变了。
往日的珍馐美味,如今吃在口中,却如同嚼蜡,索然无味。
他开始怀念高老庄的家常便饭,怀念翠兰亲手做的粉蒸肉。
这种怀念,渐渐演变成一种强烈的渴望。
<接着,他开始看到幻象。
在那些幻象中,高翠兰不再是那个温婉贤淑的妻子,而是变得妖娆妩媚,对他百般引诱。
他甚至看到自己重回天庭,无数仙女环绕,琼浆玉液任他畅饮,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让他几乎沉沦。
“八戒,醒醒!”
孙悟空的一声断喝,将他从迷梦中惊醒。
猪八戒满头大汗,眼神迷离:“猴哥……俺……俺刚才好像看到嫦娥妹妹了……不对,是翠兰……也不对……”孙悟空皱眉道:“呆子,你也着了道了!
那东西在引诱你的七情六欲!”
猪八戒苦着脸:“俺老猪知道,可就是忍不住啊。
这灵山待着,忒没劲了。
不像以前,虽然苦,但有奔头。
现在成了佛,反而觉得空落落的。”
他的话,道出了许多底层神佛的心声。
长生不老,无欲无求,听起来美好,但当真正实现时,那种永恒的寂静与不变,反而成了一种折磨。
没有了目标,没有了欲望,生命仿佛也失去了色彩。
一天夜里,猪八戒腹中饥饿难耐,偷偷溜出禅房,想去御膳房找些吃的。
灵山的御膳房,本应是清净之地,此刻却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气,那香气甜腻而诱人,勾得他口水直流。
他循着香气走去,只见一个巨大的黑色肉块在锅中翻滚,散发着令人疯狂的香味。
他从未闻过如此诱人的味道,仿佛能勾起他灵魂深处最原始的食欲。
“这是什么?”
猪八戒忍不住问道,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向那口大锅走去。
一个阴恻恻的声音从角落传来:“这是‘欲望之肉’,能满足你所有的渴望。
吃下它,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一
切……”猪八戒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但那股香气实在太过霸道,他感觉自己的理智正在一点点被吞噬。
他伸出手,颤抖着抓向那块肉。
“呆子,住手!”
金箍棒呼啸而至,将那口大锅砸得粉碎。
黑色的肉块化作一滩腥臭的脓血,那股诱人的香气也随之消散。
孙悟空怒视着猪八戒:“你疯了!
那是魔物!
吃了它,你就彻底万劫不复了!”
猪八戒瘫倒在地,嚎啕大哭:“猴哥,俺受不了了!
这鬼地方,俺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俺想回高老庄,俺想吃肉,俺想俺媳妇儿……”他的哭声中,充满了绝望与委屈。
曾经憨厚乐观的净坛使者,如今却像一个迷失的孩子,在欲望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5 第四章:流沙的裂痕沙悟净,是四人中最沉默的一个,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
他曾经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只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界,在流沙河受苦。
他的性格,也因此变得隐忍而压抑。
灵山的异变,同样在他心中掀起了波澜。
他不像唐三藏那样遭遇心魔的直接攻击,也不像猪八戒那样被欲望所诱惑。
侵蚀他的,是一种更深沉的绝望和自我怀疑。
他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他当年打碎琉璃盏,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潜意识中的一种反抗?
他皈依佛门,究竟是真心悔过,还是只为寻求解脱?
他如今成就金身罗汉,又有什么意义?
这些问题,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
他手中的降妖宝杖,曾是他忠诚与力量的象征,如今在他眼中,却变得冰冷而沉重。
杖端的明珠,也蒙上了一层灰翳,如同他此刻的心境。
他开始频繁地回忆起在流沙河的岁月。
那段日子虽然痛苦,却也简单。
他只需要等待那个取经人的到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而现在,使命完成了,他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
他看到灵山上的佛陀菩萨们,一个个道貌岸然,内心却可能和他一样,充满了迷茫与不安。
他看到那些曾经虔诚的信徒,如今却在欲望的驱使下,做出种种丑恶之事。
他开始怀疑,这所谓的“佛”,究竟是什么?
一日,沙悟净在灵山后山巡逻,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山洞。
洞口被一层黑气笼罩,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他犹豫了一
下,还是走了进去。
山洞深处,供奉着一尊奇异的佛像。
那佛像的面容,竟与他有七分相似,但表情却充满了怨毒与戾气。
佛像的胸口,有一道狰狞的裂痕,仿佛随时都会彻底碎裂。
“你是谁?”
沙悟净沉声问道。
那佛像眼中闪过一丝红光,发出一个沙哑的声音:“我就是你,卷帘。
那个被冤屈、被抛弃、被遗忘的你。”
沙悟净心中一震。
他确实感到自己被遗忘了。
在取经队伍中,他总是默默无闻,功劳最少,苦劳却不少。
成佛之后,他依旧是那个不起眼的金身罗汉。
“你甘心吗?”
佛像的声音充满了蛊惑,“甘心就这样默默无闻,直到被这虚伪的灵山彻底吞噬?”
沙悟净握紧了降妖宝杖:“我已皈依佛门,往事如烟。”
“皈依?”
佛像冷笑,“你皈依的,不过是一个更大的囚笼!
看看这灵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那些高高在上的佛陀,有几个是真心普度众生?
他们不过是享受着信徒的供奉,沉溺于虚假的极乐!”
沙悟净的心,一点点往下沉。
他无法反驳,因为他看到的,确实是这样。
“加入我吧,卷帘。”
佛像的声音变得狂热,“打破这虚伪的佛国,释放你心中真正的力量!
我们将一起,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没有谎言,没有束缚的世界!”
沙悟净的眼中,闪过一丝剧烈的挣扎。
他感觉到自己金身罗汉的佛性,正在与一股来自灵魂深处的黑暗力量激烈碰撞。
他胸口的僧衣下,仿佛也出现了一道无形的裂痕。
“大师兄……救我……”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发出一声微弱的呼唤。
金光闪过,孙悟空出现在洞口,火眼金睛怒视着那尊诡异的佛像。
“妖孽!
竟敢在此蛊惑人心!”
金箍棒横扫而出,将那佛像打得粉碎。
黑气消散,沙悟净颓然倒地,面色惨白。
孙悟空扶起他,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师父、八戒、沙师弟……一个个都受到了侵蚀。
这灵山,已经不再是他们熟悉的那个灵山了。
6 第五章:大圣的迷惘与真经的启示孙悟空是唯一一个尚未被明显“污染”的人。
他的斗战胜佛之名,并非虚妄。
他意志坚定,神通广大,火眼金睛能辨真伪。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感到了前所
未有的压力和迷惘。
他能轻易打散那些实体化的魔影,却无法驱散弥漫在灵山的绝望气息。
他能喝退蛊惑人心的魔音,却无法阻止同伴们内心的动摇。
他开始怀疑,当年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取回的真经,是否真的带来了“真理”?
“如是我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他默诵着《金刚经》的经文,试图从中寻找答案。
这些经文,他早已烂熟于心,但此刻读来,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梦幻泡影……难道我们所追求的,所成就的,都不过是一场空?”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击中了他。
他想起了花果山的自由自在,想起了大闹天宫的桀骜不驯。
成佛之后,他得到了尊崇的地位,却也失去了某种东西。
那种东西,或许就是他作为“齐天大圣”时,最宝贵的真实与不羁。
他来到藏经阁,这里存放着他们当年取回的三藏真经。
阁楼内弥漫着檀香,却也掩盖不住一丝腐朽的气息。
经书依旧是那些经书,但上面的文字,仿佛也失去了光彩。
孙悟空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些贝叶。
忽然,他心中一动,想起了当年在通天河畔,老龟驮他们过河,因忘了问如来自己的寿数,一怒之下将他们和经书都掀入河中。
后来晾晒经书时,发现有些经文粘在了石上,导致部分经文残缺。
“难道……问题出在那些残缺的经文上?”
这个念头一起,便再也无法遏制。
他仔细回忆,当年他们取得的,是“有字真经”。
而如来佛祖也曾说过,天地间的至理,往往在于“无字真经”。
他忽然想起,在灵山脚下,阿傩、伽叶曾向他们索要人事,唐僧不给,结果取到的是无字的白本。
后来用紫金钵盂换了,才是有字的真经。
“无字……有字……”孙悟空眼中金光爆射,“难道说,真正的关键,就在于那‘无’字?”
他盘膝坐下,闭上双眼,不再去思考那些有形的文字,而是试图去感应经文背后所蕴含的“道”。
时间一点点过去,孙悟空如同石像般一动不动。
他的身上,渐渐散发出一股奇异的气息,那气息既非佛,也非妖,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空”。
不知过了多久,他猛地睁开双眼。
眼中没有了往日的
戾气与焦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澄明。
“我明白了……”他喃喃道,“所谓的‘佛’,并非一个固定的形态,也非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它是一种境界,一种破除一切执念,回归本源的境界。”
“而这灵山的异变,正是因为‘执念’太深。
执着于佛的形态,执着于功德,执着于极乐,反而落入了‘相’的圈套,滋生了心魔。”
“所谓的‘末法时代’,并非佛法失灵,而是人心失向。
当众生皆执着于‘有’,便会忽略‘无’的真谛。
而那侵蚀灵山的力量,正是利用了这种执念,放大了众生的欲望与恐惧,试图将一切拖入真正的‘寂灭’——并非涅槃的寂静,而是万物归于虚无的死寂。”
7 第六章:虚无的低语与最后的抉择孙悟空找到了唐三藏、猪八戒和沙悟净。
此刻的他们,都显得萎靡不振,佛光黯淡。
“师父,呆子,沙师弟,俺老孙或许找到症结所在了。”
孙悟空沉声道。
他将自己的感悟一一道出。
唐三藏听罢,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随即又黯淡下去:“悟空,即便如此,我们又当如何?
这股力量如此强大,它源自众生之心,源自我等之心。
心魔不除,灵山难安。”
猪八戒也哭丧着脸:“是啊,猴哥,俺老猪管不住自己的念想啊。”
沙悟净低头不语,胸口的裂痕仿佛更深了。
就在此时,整个大雷音寺猛烈震动起来。
天空瞬间变得漆黑如墨,无数鬼哭狼嚎之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一股令人窒息的威压,笼罩了整个灵山。
一个宏大而冰冷的声音,在他们脑海中响起:“发现了吗,小虫子们?
你们所谓的佛法,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玩意儿。
执着于‘空’,执着于‘无’,最终的归宿,依然是‘虚无’。
而我,便是这终极的虚无,是万物的宿命。”
随着这个声音,一个巨大的黑色漩涡出现在大雷音寺上空,散发着吞噬一切的气息。
灵山上的佛像纷纷开裂,金光熄灭,无数罗汉菩萨发出惊恐的尖叫,他们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变得透明,仿佛要被那漩涡吸走。
“这是……‘虚无之主’!”
唐三藏骇然道,“传说中宇宙诞生之前的混沌,万物终结之后的虚空!
它……它竟然苏醒了!”
孙悟空手持金箍棒,傲
然而立:“什么虚无之主!
俺老孙不管你是什么东西,想毁掉这灵山,先问过俺老孙的棒子!”
“桀桀桀……”那声音充满了嘲讽,“斗战胜佛?
你的‘斗’与‘战’,在绝对的虚无面前,毫无意义。
你越是反抗,便越是助长我的力量。
因为反抗本身,也是一种执念。”
孙悟空心中一凛。
他发现,自己越是催动法力,那黑色漩涡的吸力便越强,仿佛他的力量正在被对方吸收转化。
“悟空,不要硬拼!”
唐三藏急道,“它的力量,源于一切‘有’。
我们越是执着于‘存在’,便越无法对抗它。”
猪八戒和沙悟净也面露绝望。
面对这种近乎法则层面的敌人,他们引以为傲的神通,都显得如此可笑。
“那我们该怎么办?”
猪八戒颤声道,“难道就等死不成?”
唐三藏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或许……只有一个办法了。”
他转向孙悟空,“悟空,你还记得《心经》吗?”
孙悟空点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唐三藏接着念道,他的身上,开始散发出微弱却纯粹的光芒,那是金蝉子本源的光芒。
“师父,你……”孙悟空似乎明白了什么。
唐三藏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解脱:“虚无之主以‘有’为食,以‘执’为力。
若要对抗它,唯有真正的‘空’。
悟空,八戒,悟净,你们可愿随我,一同回归‘本源’,以我等之‘空’,填补这‘虚无’之欲?”
猪八戒和沙悟净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随即变得坚定。
“师父,猴哥,俺老猪这条命是你们给的。
能跟你们师兄弟一场,值了!”
猪八戒擦了擦眼泪,身上那股贪婪痴肥之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清净。
沙悟净也点了点头,他胸口的裂痕不再扩大,反而开始弥合:“弟子……愿随师父。”
他手中的降妖宝杖,轻轻放下。
孙悟空看着三位同伴,眼中闪过复杂的情感。
他想起了五百年前,他们一同踏上西行之路,历经磨难,也曾有过欢笑与争吵。
如今,他们又要一同面对这最后的劫难。
他深吸一口气,收起了金箍棒,那桀骜不驯的眼中,此刻只有一片宁静。
“师父,俺老孙,明白了
。”
四人相视一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取经路上的默契。
他们盘膝而坐,双手合十,口中同时念诵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随着经文的念诵,四人身上的佛光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的、近乎透明的光芒。
他们的身形,也开始变得虚幻。
“不……不!
你们在做什么?”
那“虚无之主”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惊慌,“你们这是在自我寂灭!
你们将彻底从这世间消失,连轮回的机会都不会有!”
孙悟空的声音平静无波:“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若能以我等之寂灭,换取三界片刻安宁,亦是功德。”
唐三藏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
我等本就从虚无中来,自当回归虚无而去。
只是这一次,我们要让这虚无,变得有意义。”
猪八戒哈哈一笑:“俺老猪这辈子,值了!”
沙悟净默默点头,脸上带着一丝解脱的微笑。
四道纯粹的“空”之光华,从他们天灵盖冲出,如四道利剑,直射向天空中的黑色漩涡。
那黑色漩涡发出一声不甘的咆哮,疯狂地扭动着,试图吞噬这四道光华。
然而,这四道光华并非“有形”之物,而是纯粹的“空性”,是“虚无”本身最渴望填补,却又最无法同化的存在。
“不——!!!”
在一声凄厉的尖啸之后,黑色漩涡开始急剧收缩,仿佛被那四道光华所中和、所填满。
灵山上的黑暗渐渐褪去,天空重新露出一丝微弱的光明。
那些正在消散的佛陀菩萨们,也停止了虚化,惊疑不定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四道光华耗尽了最后的力量,消散在天地之间。
大雷音寺前,只剩下四具空空如也的袈裟僧衣、一副残破的金甲、一柄九齿钉耙和一根降妖宝杖。
孙悟空、唐三藏、猪八戒、沙悟净——他们,消失了。
8 结尾:新的轮回?
灵山恢复了平静,但这种平静,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悲怆。
佛陀菩萨们默默收拾着残局,没有人提起斗战胜佛师徒四人的名字,仿佛他们从未存在过。
只是,一些细微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灵山上的佛光,不再那么耀眼夺目,却多了一丝温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