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CRRT维持内环境稳定,凝血功能差,血小板低……”
“昨天下午复查胸部CT,双肺渗出较前加重,‘白肺’表现。”
“感染指标持续升高,降钙素原大于100ng/mL。目前经验性抗感染方案是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效果不佳。”
听着汇报,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这是一个典型的ICU危重病人,病情极其复杂凶险,死亡率极高。
赵家铭皱着眉头:“感染源明确了吗?痰培养、血培养结果怎么样?”
“痰培养报了肺炎克雷伯菌,药敏显示对目前抗生素耐药。血培养阴性。”值班医生回答。
“耐药菌……”赵家铭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抗生素需要调整。大家有什么想法?”
一时间,医生们开始低声讨论。
“要不要升级抗生素?考虑用多粘菌素或者替加环素?”
“但是肾功能这么差,多粘菌素的肾毒性……”
“替加环素对肺部感染的穿透力好像一般吧?”
“要不试试联合用药?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
各种方案被提出,又被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而犹豫。
这时,一直沉默的安泽突然开口了,声音不高,但很清晰。
“除了抗感染,炎症风暴的控制也很关键。考虑一下血液净化联合治疗,比如血浆置换或者免疫吸附?”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赵家铭点了点头:“安泽这个思路可以考虑。炎症因子过度释放是导致MOF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血浆置换风险也大,尤其患者凝血功能这么差。”
安泽接话道:“可以先评估风险,如果凝血能稍微纠正一些,可以尝试。另外,营养支持和脏器功能保护也要跟上。”
他的发言条理清晰,直指核心问题,显示出扎实的专业功底。
张枫在一旁听着,也在快速转动大脑。
系统赋予他的知识库里,关于MOF的治疗方案瞬间涌现。
安泽提出的方向确实是目前的主流思路。
控制感染、器官支持、调节免疫。
但具体到这个病人,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交班会结束后,赵家铭又叮嘱了安泽几句,让他多带带新人,这才离开。
办公室里只剩下安泽、张枫和谢毅三人。
气氛有点微妙。
安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桌面,并没有立刻和两个新人交流的意思。
谢毅有些拘谨地站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什么。
张枫倒是比较坦然。
安泽挑了挑眉,“张枫,听说你之前搞出了不小的动静?”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夸奖,但语气却平淡得很,甚至带着点考较的意味。
张枫笑了笑:“运气好而已,碰巧遇到了。”
“运气?”安泽轻哼,“ICU可不是只靠运气的地方。”
他身体微微前倾,盯着张枫:“刚才交班讨论12床,你说说,对于这种多重耐药菌感染引发的脓毒症休克。”
“除了调整抗生素和血液净化,还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
来了!
果然是考验。
张枫心中了然。
这问题看似基础,但要答得全面且有深度,并不容易。
他略一思索,从容应答:
“除了宏观的治疗策略,细节决定成败。”
“首先,循环管理要更精细。”
“不能只看血压,要结合中心静脉压、动脉血乳酸、尿量、甚至床旁超声评估心脏功能和容量反应性,做到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个体化精准滴定。”
“其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至关重要。”
“抬高床头、口腔护理、声门下吸引、评估镇静镇痛深度、尽早尝试脱机等,每个环节都要到位。”
“第三,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评估不耐受风险,必要时辅以肠外营养,但要避免过度喂养。”
“第四,凝血功能障碍。除了输注血制品,还要警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动态监测凝血指标和纤维蛋白原。”
“第五,血糖管理。严格控制血糖波动,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
“还有,预防应激性溃疡、深静脉血栓……”
张枫语速平稳,条理清晰,一口气说出了好几点关键细节,几乎涵盖了ICU对这类危重病人管理的方方面面。
他说完,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
谢毅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卧槽,这家伙还是人吗?这懂得也太多太细了吧!
安泽的表情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他本以为这个问题能让这个“风头正劲”的新人认识到ICU的复杂性,没想到对方竟然对答如流。
而且回答得滴水不漏,甚至比一些老资历的医生考虑得还要周全。
安泽心里翻江倒海。
“嗯,说得还算……全面。”安泽最终只是淡淡地评价了一句,语气听不出喜怒,“理论不错,关键还是看临床实践。”
他站起身:“走吧,查房。”
说完,便率先走出了办公室。
张枫和谢毅对视一眼,跟了上去。
谢毅悄悄对张枫竖了个大拇指,用口型说了句:“牛!”
张枫无奈地耸耸肩。
看来这位安组长,不太好搞定啊。
查房从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开始。
安泽查得很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分析监护数据、调整医嘱,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
他对张枫和谢毅的态度依旧不冷不热,但偶尔会提问一些关于具体病人病情判断和处理的问题。
谢毅回答得有些磕磕绊绊,而张枫则总能给出精准而恰当的答案。
这让安泽的脸色越来越……难以形容。
终于,一行人来到了12床,那个病情最重的MOF患者床旁。
监护仪上的各种波形和数据不断跳动闪烁,呼吸机发出规律的送气声。
CRRT机器在一旁安静地运转,各种输液泵挂满了输液架。
安泽仔细查看了监护仪数据,又翻看了昨晚的记录和最新的检查结果,眉头紧锁。
患者的循环仍然不稳定,氧合指数也没有明显改善。
“把去甲肾上腺素再往上调0.02ug/kg/min。”安泽对护士下达口头医嘱。
“镇静药物的剂量可以适当减少一点,看看自主呼吸情况。”
“再复查一个血气分析和电解质。”
他有条不紊地发出指令,护士们立刻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