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古思小说 > 其他类型 > 荒漠调研——紫色闪电异常现象全文

荒漠调研——紫色闪电异常现象全文

伽顿迪奇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看着邮递员刚刚送来的报纸,我将手里的茶杯缓缓的放下,在报纸页面的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一篇来自UFO爱好者协会的趣味文章,它的标题是《天空中存在鸟类之外的生物吗?然后就是各种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去阐述他们所持有的观点。内容很是枯燥,于是我将报纸随手丢到了桌上,看着台灯下反着光的那张照片,我的思绪回到了25年前的那场调研任务。我那时还是个刚刚从军事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当时被分配到一个交通器械厂当设计师助理,由于我本身比较专一,也或者说没什么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是跟着时代走,别人干啥我干啥的那种人生态度。与机械厂大部分工人的按时上下班不同,我在的这个职位是比较闲的,但我总是感觉好像大家都在忙,而自己无事可做,于是我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在下班后的...

主角:莫吉热门   更新:2025-05-22 16: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莫吉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荒漠调研——紫色闪电异常现象全文》,由网络作家“伽顿迪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着邮递员刚刚送来的报纸,我将手里的茶杯缓缓的放下,在报纸页面的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一篇来自UFO爱好者协会的趣味文章,它的标题是《天空中存在鸟类之外的生物吗?然后就是各种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去阐述他们所持有的观点。内容很是枯燥,于是我将报纸随手丢到了桌上,看着台灯下反着光的那张照片,我的思绪回到了25年前的那场调研任务。我那时还是个刚刚从军事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当时被分配到一个交通器械厂当设计师助理,由于我本身比较专一,也或者说没什么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是跟着时代走,别人干啥我干啥的那种人生态度。与机械厂大部分工人的按时上下班不同,我在的这个职位是比较闲的,但我总是感觉好像大家都在忙,而自己无事可做,于是我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在下班后的...

《荒漠调研——紫色闪电异常现象全文》精彩片段

看着邮递员刚刚送来的报纸,我将手里的茶杯缓缓的放下,在报纸页面的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一篇来自UFO爱好者协会的趣味文章,它的标题是《天空中存在鸟类之外的生物吗?

然后就是各种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去阐述他们所持有的观点。

内容很是枯燥,于是我将报纸随手丢到了桌上,看着台灯下反着光的那张照片,我的思绪回到了25年前的那场调研任务。

我那时还是个刚刚从军事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当时被分配到一个交通器械厂当设计师助理,由于我本身比较专一,也或者说没什么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是跟着时代走,别人干啥我干啥的那种人生态度。

与机械厂大部分工人的按时上下班不同,我在的这个职位是比较闲的,但我总是感觉好像大家都在忙,而自己无事可做,于是我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

在下班后的空闲时间按照当时参考书籍中的设计案例进行实物的复现,在我完成第一件成品后,我惊奇的发现它居然能够运行,虽然精度不是很高,整体的装配也根本没有考虑到误差等方面,但仍旧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满足。

于是,在之后的生活中,我并不再像以前那样下班后回到住所中休息。

我开始在厂里二楼的工作室久住,开始享受那种复现出实物的满足感。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案例的复现都是那么顺利的,有时候碰到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总是要花费我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我并不觉得恼怒或者厌烦,它们就像是我的玩具。

在之后的工作中,我的战利品堆得越来越多,整个工作室的大部分空间都用来堆放这些东西。

设计师也注意到了这堆不知从何而来的机械结构。

“这些设备是哪来的?”

首席设计师头无草诧异的问道。

“额……”我顿时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挠了挠头说,“我说这些东西是我做的,您信吗?”

头无草愣了一下,随后惊讶的说,“我说你小子怎么天天猫在工作室里,原来搁这钻研呢!”

随后也就摇了摇头不再说什么了。

尽管觉得尴尬,不过我也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这位顶头上司的责备。

由于我做的作品越来越多,我的经验与技术似乎也达到了一个我自己都不太
清楚的高度,对于厂里的一些,甚至说很多故障和难题我几乎都能解决,我因此也被工人们称为“小总师”。

似乎大家都认为我能解决近乎所有的问题,而设计师头无草并没有表明任何态度,至少在他的手下我依旧在履行着我被分配到这里所应承担的工作任务。

我原本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这样平静的持续下去,直到……就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傍晚,即将落山的太阳正用最后的温度点燃天边的云彩。

一辆绿的发黑的吉普车不知从何处开到了工厂门口。

当时厂里的工人都下班了,而设计师头无草下班的最早,一般这个时间段就只有轮值保安和这个长期猫在工作室的我还留在了厂房里,其他人都去工厂旁的宿舍休息了,而设计师有自己房子就在市区。

我当时正在研究那那本参考书的最后一个案例,我已经在上面花费了两个半月的时间,我从来没有在之前的任何一个案例上花费过那么久,想到这里,我决定先躺在椅子上喝口水休息一下。

随后我就听到,外面一群人和保安对话的声音,具体说了什么我没有听完整,好像是说要找设计师头无草。

“哎呀!

都跟你们说了,这厂子里都下班了,现在哪有人啊,明天再来吧。”

保安似乎和他们纠缠了有一会了,有些烦了。

“不行,事态紧急我们必须尽快见到本人!”

一人语气急躁的喊道。

“这位先生。”

另一个陌生的声音传来,“我们确实是有要事要找头无草教授,一时半会和你也解释不明白,你看能否有紧急联系他的方式?”

说到这,保安沉默了一会儿,“嗯……厂子里和设计师关系最近的就是他的助理莫吉。

喏,他现在正在厂子二楼的工作室里,你去问他好了。”

听到这,我猛的从躺椅上跳起,“我去!

找我?”

我心里一阵担忧,“总不会有什么麻烦的事找上我吧。”

而此时,皮鞋根碰撞金属楼梯的声音正像定时炸弹的倒计时一样在我的耳膜边炸裂。

“嘎吱!”

门开了,出现在视线中是两位身穿黑色大风衣的男人,头戴高礼帽,一高一矮,气势不凡。

“你……你们要找谁?”

我有些结巴的问道。

“你应该听到了我们在外面的谈话声了吧,头无草教授
的住址你可知道?”

二人并不废话。

“我知道。

我曾经在他的包裹上见到过他家的住址。”

我一点也没心思保留消息。

我能看到,两人听完我的回答后,嘴唇微动,似是松了口气。

“那好,你带我们一起去,我们开了车,最好能尽快赶到。”

两人说着就让开了门口的道路,示意让我先走。

我紧张兮兮的迈开步子走在前面,走到厂房门口的保安亭时,我往保安亭偷偷瞥了一眼,保安把报纸盖在脸上已经睡着了。

我在心底暗暗的骂了一声。

心怀忐忑的上了那辆散发着颜色深到透着寒气的吉普车。

由于他们需要我不停地指路,在与他们的沟通中,心里的紧张感慢慢的消耗了一些,于是我在一个路口转弯时问出了我心里的疑惑。

“不知你们找头无草教授有什么事?”

月光透过车玻璃打到副驾的脸上,宽广的帽檐遮住了他的上半张脸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有那冷峻如峰的下巴散发出令人胆寒的光。

他嘴角蠕动了一下,最终是没有开口。

一路无声。

直到到达了教授的二层小楼门口的街道旁。

我们下车,领头的高个子男人扯了扯衣领,敲了敲门。

“谁呀?”

门那边一个女声传了过来,想必是头无草的老婆。

“吱呀~”一声,门开了露出一个中年女人的半张脸小心翼翼的往外看。

两人并排凑上前,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证件给女人看。

女人看后,又抬头看了看他们。

然后思考了以后一拍脑门就把门完全打开,请我们进去了。

“几位先生,我老公知道你们最近要来,所以他临走之前已经嘱咐我了一些事情。”

女人端来了三盏刚沏泡好的茶。

“什么?

他离开了?”

那位矮个子的黑衣人激动的站了起来。

令人奇怪的是,女人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而是平静的说,“是啊,他申请去国外工厂考察学习去了,要一两年才能回来。”

随后她又补充道,“不过你们也别担心,他知道你们需要什么,所以早早的就安排好了后事。”

说着她将一封信递了过来。

高个子男人接过信看了起来,期间女人的目光迅速而短暂的瞥了我一眼。

似乎有什么未曾表达的意思。

高个子男人看完信后,扭头看了我一眼,随后又看了看信件底部的
红色签章。

也不言语,就扭头带着我离开了这栋房子。

一出门,两人就迅速的带我钻进了车子。

“你必须跟我们走一趟。”

高个子男人淡淡的说。

“什……什么?”

我有些着急的问道,“为什么?”

随后我脑海里不断地回想着,我自从进厂之后的所作所为。

确定是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难道是头无草那个家伙把我拉去替他背黑锅?

随后,高个子男人便将那封信递给了我。

我大致扫了一眼,信里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让我代替头无草去参与一项秘密行动,还说我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比他还要高的层次,完全能替代他从事这项任务什么的……信的右下角还有某组织的审批签章。

尽管一头雾水,但从信中头无草对我的评价而言,应该是让我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参加他口中的任务貌似需要某些特殊的技术……为此,我心里竟然还有一些小小的激动。

想不到我一个小小的工厂助理也能参与到一项重大的任务中。

这时,坐在副驾上的那位矮个子男人说话了,“信看完了吧,重复的话也不和你说了,你要代替头无草去参加一项绝密任务,任务的内容现在还要保密,不过后面你会知道的。”

我听到这,心脏微微颤动,“那我要做什么准备吗?”

矮个子男人侧着脸看着我说,“带上你平时工作用的必要工具,衣服等其他用品到时候统一配给。”

不多时,车子便停在了工厂门口,“我们在这等你,天亮之前必须收拾完出发。”

矮个子说道。

我点了点头,随后下车往厂房里跑去,我瞥了一眼路过的保安亭,发现他还在熟睡。

跑到二楼的工作室中,我便马不停蹄的收拾了起来,我要带的东西不多,主要就是一些工具和书籍,不过书籍大部分都被我刻在脑海里了,我在带与不带之间犹豫了一会,不过看着那尚未完成的最后一个案例,我还是把书带上了。

然后,我拖着这包行李往车上走去,两人从车里下来共同将行李搬到了车子的后备箱里。

随后发动汽车,离开了这座城市。

在经历了一晚上的长途跋涉后,两人中途换了一次驾驶位,在第二天的中午车子停了,我在后座扭了扭昨晚因睡姿弯曲而有些酸痛的腰,
看到窗外的巨大建筑,竟然是一个军营。

“快,下车。

会议快开始了!”

矮个子男人催促道。

<我打开车门,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又伸了下懒腰,跟着他们快步走了进去,门口的官兵迅速的检查了一下两人的证件。

他们带我来到了办公楼顶楼的一间巨大的会议室,刚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

会议室里坐着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军官,看他们的衣服样式,显然级别不低。

而在一些角落里也坐着一些没有穿军装的人,他们的穿着打扮各异但却也气质不凡,想必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工程器械类的专家到了没有?”

站在会议室前方的一位气势不凡的军官发出钟鸣般的嗓音问道。

“工程器械专家已请到。”

高个子男人大声回答道。

我用手疑惑的指了指自己,不敢相信的问道,“我……我?”

两人默不作声。

“咚!

咚!

咚!”

主持的军官用手里的教鞭敲了敲桌子,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了起来。

“想必在座的各位专家可能都很疑惑,我们此次究竟去执行什么任务?

接下来我会详细的解释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以及这次紧急任务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主持军官挥了挥手,警务人员便将一沓一沓的纸质资料发给了参会的所有人员,我手里也拿到了一份,封面上赫然写着《关于荒漠探索队失联以及周边居民受害异常事件报告》。

军官接着说,“几周前,我们派往西北荒漠的一批探索队失去了联系,而且根据荒漠边境的警察站报告说,那些日子总能看到沙漠的深处有紫色的闪电在浓厚的云层中旋转。

沙漠周边的几个小镇都遭到了未知力量的影响,导致很多乌云漂浮在小镇上空,雷电损毁了不少的建筑物,还有人员伤亡……”我翻着那本纸质报告,上面写的很详细,于是我索性不再听取军官的汇报。

报告里前面所说的和军官一致,后面涉及到了对小镇受灾情况的详细描述,说是乌云降下的闪电是青绿色的,被它劈到的建筑物会碎裂成粉末,被劈到的人和牲畜会直接消失。

然后是一些当地的应对措施和方案,说是将屋顶上铺上沙子便不会引来乌云和闪电,但偶尔降下的雨水总会将屋顶的沙子
冲掉,届时他们就处于恐惧之中,因为不清楚那天空中盘旋的乌云究竟会降下普通的闪电还是那可怕的青绿色闪电……报告到这里就结束了。

恰逢此时,主持的军官也汇报完了。

“这次的行动有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主要是应对调查任务中可能出现的意外。

调查任务由军方人员和特别调查小组主导。”

说到这时,他便开始调查队伍的分配。

我被分配到了机建组,主要是由两个特别调查人员和10位官兵以及一位工程器械和工程建筑专家组成。

此外还有负责打头阵的先头部队,前哨组。

以及灵活作战单位,机动组。

随后明确了不同组别的工作任务,机建组主要负责在沙漠腹地搭建根据地工事。

前哨组负责往未知地带探索并时刻将发现的异常情况回传。

机动组将大部队留在根据地工事中,少部分精干跟在前哨组的后方负责紧急支援和物资的传递补给。

目前的安排就是这样,我发现我们组的特别调查人员就是刚刚接我来的那一高一矮两人黑衣人。

似乎是看出来我的疑惑,“每个组别都有特别调查人员,这次的任务规模很庞大,其他组都有很多分组,只有机建组只有一个。”

矮个子男人说。

随后,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急匆匆的离开了会议室。

“走吧,我们也该收拾一下往西北荒漠进发了。”

矮个子说。

大批人马在军营的操场的指定位置集合后,我们组共有十四人。

两位专家,两位特别调查人员,十名军官。

其中那位搞建筑的专家叫做卡特,高个子调查员叫楞茨,矮个子叫楞烨,军官队长叫米格,副队长叫衙耳,其他人也就不多做介绍了。

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冷冰冰的,接触较多的也就是那两个带我来的特别调查人员,军官们则一脸冷冰冰的模样,多余的闲话基本不说。

所以唯一能聊的来的就是那同为专家的建筑师卡特了,卡特的身材较为健壮,一头黄色的卷发,有着棕色的眼睛带着一副金丝眼镜,他的年龄似乎比我大一些,但不会超过十岁。

我们是两位专家和两位特别调查员同乘一辆军用吉普。

那十位军官则是乘坐一辆大型运兵车。

“嘿!

哥们。”

他挤出一个笑脸朝我打招呼。

“这些家伙
都冷冰冰的。”

他瞥了瞥驾驶位上的两人摇了摇头,“还是我们正常人间说话比较好。”

“嗨,哥们……”我欲言又止,看了看前面两人,生怕说错了话被责备,“说到底,我还是不太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

尽管很害怕,但我还是将心里的担忧与疑惑跟眼前这位似乎能称得上同行的家伙表达了出来。

谁知他摆了摆手,“谁知道呢?

他们总是这样,这里发生怪事就去调查一下,那里发生怪事也去调查一下。”

随后他的眼珠骨碌碌在眼眶里打转,不知道在想什么。

“你看起来挺年轻的嘛。”

他细细的打量着我,“我以为我已经是这些特邀专家里最年轻的了。”

被他这么一问,尽管我再玩世不恭也从心底涌出一丝羞愧之感,说起专家,我可不算什么正儿八经的专家,倒不如说是在机械厂工作了一年半载的设计师助理罢了。

见我沉默不言,卡特便识趣的转移话题,“不过我们两个人都是年轻人,能聊的来,合作共事也肯定很舒服。”

我点了点头,“那倒也是,话说你知道工作内容吗?”

我问道。

卡特眼睛向上看着车顶想了一会,“应该就是负责根据地的建设吧,具体细节还要到地方才能知晓。”

就这样车子不断的行进着,车窗外的天空从白色变成了黑色又从黑色变成了白色,中途除了几次例行的修整,几乎没有停过。

并最终在第二天夜里到达了荒漠边境的一个称为陌离塔的小镇。

这里早有人员准备了接待,大部队准备在此休整一晚,明日一早便向沙漠腹地进发。

住在搭建而成的军用帐篷里,虽然空间比那军用吉普车宽敞了不少,但心里还总是为明天即将到来的行动感到紧张。

随着夜深人静,一个念头突然在我的脑海中亮起。

“为什么头无草把这事推给了我?

他是不是真的知道些什么?

这种很明显的逃避行为是否证明他深知这次行动的危险?”

我心里越想越觉得害怕,同时又在心里暗骂头无草这个贪生怕死的小人。

但是不多时也就渐渐的睡着了。

第二天我被一阵刺耳的口哨声吵醒了,随着口哨声响起,营地里到处弥漫起了隆隆的脚步声。

第一天大部队并没有出动,而是原地待命,取而代之的是
前哨组,机动组和机建组按照编排好的行动路线进发,到沙漠腹地的指定位置集合,拉着建材和食物的车辆跟在后面。

沙漠中的环境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我以前只是以为沙漠只是单纯的热。

现在发现沙漠里的空气就像是粘稠的胶水一样,不能单纯的说干燥或者燥热。

总之呼吸困难,那空气就似乎能堵住嗓子眼一般。

现在我们还是在车里坐着,不敢想象如果是走在外面又是何等的感受。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沙漠腹地中建造根据地的重要性,不仅要建好,而且还要保证配套设施完善,否则这种恶劣的环境,不可能让人在沙漠中久待。

沙漠比不上马路,地面松软而又凹凸不平,车辆一旦行走就不能随意的停下,不然停止的车子轮胎就有可能陷入沙子里出不来,而到沙漠的腹地距离并不算很近,按照这个速度最起码要行驶一天以上,如果是小型越野车还好说,速度提起来可能一晚上就能跑个来回,但现在带着大型物资车根本走不了那么快。

期间我和卡特一直在那里闲聊,他和我讲了一下他准备怎样建设根据地,他说自己负责大的整体,而我负责小的细节。

在车子的颠簸与粘稠空气的摧残下,我渐渐的睡着了。

待到我醒来,车队不知何时已经到达了指定的位置,我急忙下车环顾了一圈周围的环境,随后问站在一旁勘探地质的卡特我们什么时候到的。

卡特说,大概在一个小时前。

这个位置大概在一个大的沙坡旁,卡特说这地方是他勘探了一个小时后选的,说这个地方地质结构稳定,土质坚硬而且土坡可以遮挡风沙,将根据地建在土坡后在合适不过。

我说,“那么,你打算建多大的建筑?”

卡特思索一阵后说,“首先占地肯定不能很大,要保证面积在土坡可以遮挡的范围内,沙漠里可不比其他地方,沙尘暴来的时候是很可怕的。”

我说,“若是空间不够怎么办,这么大批的人马,还有如此多的物资。”

卡特说可以采用多层建筑,把空间高效利用。

首先是地下建一层作为物资和机要操作空间,地上一层为基本生活区,地上二层为居住区。

然后在旁边建一个大型的停车棚。

“当然。”

他继续说道,“
我只是暂时这样计划,具体要怎样实施还要看到时情况如何。”

说完他就开始忙活去了,他负责在一旁规划指点,机动组的官兵负责实施建设,而我目前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任务,主要是将一些用于生活和工作的一些重要器械进行组装。

运输建材和物资的卡车每天都来回的往返,据当地人传言,若是碰到下雨天,就最好不要在沙漠里进行任何活动,否则就会被那诡异的紫色闪电盯上,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趁着沙漠里艳阳高照,根据地在建筑专家卡特的指挥下迅速完工,整体采用钢制结构作为骨架,其他部分使用成品砖石进行填充。

最后修建的根据地工事和卡特计划的差不多,地下一层设置有物资储藏室、战术指挥中心和应急避难所。

地上一层主要有食堂、厨房、警务室和电子设备操作区。

地上二层主要为宿舍和洗浴。

停车棚位于根据地工事的旁边,大约能停靠数十辆卡车。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水资源消耗的问题,这里位于沙漠腹地,若是每次靠卡车运水不仅速度慢而且还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我觉得可以在根据地工事旁建一个水库用于存储应急水源,并在根据地工事下面一定的深度挖一条通往小镇的隧道,采用地下轨道交通来运送水源食品等物资。”

我对卡特建议道。

卡特在听取了我的想法后,觉得建水库的想法很好,但挖隧道搞地下轨道就有些异想天开了。

于是在根据地工事完工的第二天,他又开始着手建设水库,水库呈L型紧贴停车棚和根据地,能储存大量的水。

但是我觉得虽然有水库进行用水的保障,但万一出现什么突发的自然灾害,无法通过汽车往返沙漠边境运送物资的时候,肯定会造成很大的风险。

于是我强烈的要求挖出一条地下隧道,可以不作为必须完成的任务,但务必要挖。

最后卡特在我的软磨硬泡下,也算是默许了。

于是我便带着几位士兵开始身体力行的在地下一层的物资储藏室开始往下挖,一直挖了大概有20多天,这期间大部队已经入驻根据地并开始了调查工作。

而我也带头挖出了一个深20米左右的竖井,并设计了一个重物驱动升降梯可以方便上下运
送人员和物资。

但是我也明白,仅仅一个20米的竖井尚且耗费了20天,要挖通连接边境的隧道不知道要多少年,而且地下空间狭小并不能容纳多人同时工作。

于是,正当我打算识趣放弃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后,我们挖到了一个空洞,居然是一条地下暗河,这暗河似乎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我用指南针看了一下方向,如果暗河是笔直延伸的话,那么大概率是直通沙漠边界的小镇的。

我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搞了条小船和几位士兵往小镇的方向行进。

由于水流是顺着这个方向流动的,我们的速度很快,令我惊奇的则是这条暗河竟然一直保持笔直。

过了大约两个小时,我们看到前方的暗河被从地面上插入的数根铁管拦住。

我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小镇居民的水井管道。

于是带着士兵们拿起工具往上挖,由于之前发现暗河后,我们带的物资比较齐全,便在原地整整挖了八天,终于看到了地面,不知为何这里的暗河居然更接近地面,难道是根据地工事那里的地面较高?

留守在镇子里的人员发现了从地下钻出来的我们一行人,随后过来盘问。

我将大概的情况说了,随后说了我的想法,那就是有现成的隧道,为何不将地下轨道整起来。

但后面我又想了一下,这样的成本太高。

于是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我终于想到了一种我复现过的案例。

可以采用滑索往两地来回运送物资,也不需要考虑地形和成本,就一条铁索从地下暗河连接两地,再设计一个配套的锁链行进机构,使用脚踏板作为动力,既然知道根据地下面有地下暗河,也就不用考虑用水的问题了,采用滑索交通用来运送食物和一些小型的器械物资即可。

不出半月,相关的设备就建造完毕。

随后,怪事就发生了。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地下一层完善竖井隧道,只听到卡特从上面急匆匆的跑下来。

“怎么了?”

我抬头看着他问。

“不清楚,天空中似乎有异常。”

卡特激动的说,“这几天天气越来越奇怪。”

我站起身来,朝他走去,“报告上不是说那种奇怪的气象灾害只在下雨天出现吗?”

卡特也不解释,“你出去看看就明白了。”

我跟着他走了上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