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裴砚李逸的其他类型小说《洛阳风云志裴砚李逸 番外》,由网络作家“深邃人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一章:神都惊变武周长安年间,神都洛阳正值隆冬,大雪纷飞,将整座城池装点得银装素裹。南市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只有零星的商贩在寒风中叫卖。十六岁的少年裴砚背着竹篓,穿梭在人群中。他自幼父母双亡,靠着在南市帮人跑腿、搬运货物为生,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这日,裴砚如往常一样来到南市,准备寻找雇主。突然,一阵喧闹声传来。他挤过人群,只见几名神策军士兵正粗暴地驱赶一群流民,流民中有老有少,衣衫褴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为首的神策军将领满脸横肉,大声呵斥道:“武皇陛下有令,流民不得滞留神都,速速离开!”流民们苦苦哀求,却无济于事。裴砚心中不忍,上前说道:“军爷,这天寒地冻的,他们能去哪里?还望您行行好。”那将领闻言,怒目圆睁:“哪里来的小子,敢多...
《洛阳风云志裴砚李逸 番外》精彩片段
第一章:神都惊变武周长安年间,神都洛阳正值隆冬,大雪纷飞,将整座城池装点得银装素裹。
南市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只有零星的商贩在寒风中叫卖。
十六岁的少年裴砚背着竹篓,穿梭在人群中。
他自幼父母双亡,靠着在南市帮人跑腿、搬运货物为生,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
这日,裴砚如往常一样来到南市,准备寻找雇主。
突然,一阵喧闹声传来。
他挤过人群,只见几名神策军士兵正粗暴地驱赶一群流民,流民中有老有少,衣衫褴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为首的神策军将领满脸横肉,大声呵斥道:“武皇陛下有令,流民不得滞留神都,速速离开!”
流民们苦苦哀求,却无济于事。
裴砚心中不忍,上前说道:“军爷,这天寒地冻的,他们能去哪里?
还望您行行好。”
那将领闻言,怒目圆睁:“哪里来的小子,敢多管闲事!”
说着,挥起马鞭便朝裴砚抽来。
裴砚眼疾手快,侧身躲过。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白衣、气质不凡的公子拨开人群走了出来。
公子名叫李逸,是唐室宗亲,虽在武周时期低调行事,但心怀侠义。
他上前拦住神策军将领,说道:“王将军,何必与这少年为难。
这些流民着实可怜,还请高抬贵手。”
王将军认出李逸身份,虽心有不满,却也不敢发作,冷哼一声,带着士兵离去。
李逸见裴砚机灵勇敢,心生好感,便问道:“少年,可愿到我府上做事?”
裴砚想到家中祖母,犹豫片刻后点头答应。
就这样,裴砚跟随李逸来到李府,开启了他命运的转折。
李府内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裴砚被安排在府中做杂役,虽比以往辛苦,但吃住不愁,还能按时给祖母送钱送物。
一日,裴砚在打扫书房时,无意中发现一本陈旧的典籍,封面上写着“山河秘录”四字。
好奇心作祟,他翻开典籍,里面记载着一些关于洛阳城地下秘道和神秘宝藏的传闻。
还没等裴砚细看,李逸走了进来。
裴砚慌忙将典籍放回原处,心中忐忑不安。
李逸却并未责怪,只是意味深长地说:“此书关乎重大,切莫外传。”
裴砚这才知道,李逸一直在暗中寻找失落的唐室宝藏,以期有朝一日能恢复李唐江山。
第二章:秘
道疑云自那日之后,裴砚对《山河秘录》中的内容念念不忘。
他开始留意府中的一举一动,发现李逸时常在深夜与一些神秘人密会。
裴砚心中好奇,却不敢多问。
一日深夜,裴砚起夜时,看到李逸悄悄走出府门。
他按捺不住好奇心,远远地跟了上去。
李逸七拐八绕,来到了洛阳城的一处废弃寺庙。
裴砚躲在暗处,只见李逸与几个黑衣人会合后,一同进入了寺庙。
裴砚等了许久,见无人出来,便小心翼翼地走进寺庙。
寺庙内阴森恐怖,蛛网密布。
他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块活动的石板,掀开石板,一条漆黑的秘道显露出来。
裴砚深吸一口气,顺着秘道往下走去。
秘道狭窄昏暗,裴砚摸索着前行。
走了一段路后,他听到前方传来说话声。
他屏住呼吸,悄悄靠近。
只听李逸说道:“此秘道相传是北魏时期所建,直通皇宫,若能掌握,对我们大有帮助。”
另一人问道:“那宝藏是否也在此处?”
李逸摇摇头:“目前尚未可知,还需继续探查。”
裴砚听得心惊肉跳,正欲离开,却不小心踢到了一块石头。
“谁在那里!”
李逸大喝一声。
裴砚知道躲不过去,只好走了出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公子恕罪,小人只是好奇,并无恶意。”
李逸见是裴砚,神色缓和了些:“你既已得知,便也不再瞒你。
但此事关系重大,若有半点泄露,必将招来杀身之祸。”
裴砚连忙点头:“小人发誓,绝不说出半个字!”
李逸见他态度诚恳,便将他纳入了自己的计划之中。
此后,裴砚跟着李逸等人在秘道中穿梭,寻找宝藏线索。
然而,他们的行动似乎被人察觉了。
一日,当他们再次进入秘道时,发现秘道内有打斗过的痕迹,一些线索也被破坏。
李逸意识到,他们的对手也在寻找宝藏,而且实力不容小觑。
第三章:暗流涌动随着调查的深入,李逸等人发现,暗中与他们争夺宝藏的,竟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酷吏来俊臣。
来俊臣心狠手辣,手段残忍,他妄图找到宝藏,以此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为了阻止李逸,来俊臣派出大量密探,监视李府的一举一动。
裴砚在外出时,也多次发现有人跟踪。
一日,裴砚像往常一样去给祖
母送钱,却发现家门口有陌生的脚印。
他心中警觉,没有立刻进去,而是绕到屋后,翻墙而入。
屋内,几个蒙面人正在逼问祖母宝藏的下落。
祖母年事已高,吓得瑟瑟发抖,只是说不知道。
裴砚怒火中烧,拿起墙角的木棍冲了上去:“你们这些恶徒,放开我祖母!”
蒙面人见有人袭击,立刻转身迎战。
裴砚虽有些身手,但终究寡不敌众,被打倒在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逸带着人赶到,击退了蒙面人。
原来,李逸也察觉到了危险,派人暗中保护裴砚。
经此一事,裴砚更加坚定了与李逸一起对抗来俊臣的决心。
李逸决定主动出击,收集来俊臣的罪证。
裴砚利用自己在南市的关系,结识了一些来俊臣府中的奴仆,从他们口中套取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他们得知,来俊臣为了寻找宝藏,在洛阳城多地进行秘密挖掘,许多百姓的房屋被毁,苦不堪言。
裴砚和李逸将这些情况整理成奏折,准备上奏武则天。
然而,来俊臣耳目众多,得知消息后,先下手为强,派人截杀李逸和裴砚。
第四章:生死逃亡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逸和裴砚带着奏折准备出城,却在城门口遭到了来俊臣手下的围攻。
来俊臣的手下个个武艺高强,李逸和裴砚奋力抵抗,却渐渐不支。
混战中,裴砚的手臂被划伤,鲜血直流。
李逸护着裴砚边打边退,他们且战且走,退到了一条小巷中。
追兵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被追上。
就在这时,一位神秘女子骑着马出现,她手持长剑,剑法精妙,几下便击退了追兵。
女子名叫云萝,是江湖上一个神秘组织“天机阁”的成员。
天机阁一直致力于维护天下正义,此次得知来俊臣的恶行,便派人暗中相助李逸和裴砚。
云萝将李逸和裴砚带到了天机阁在洛阳的一处据点,为他们疗伤。
在据点里,李逸和裴砚与天机阁的人商议对策。
他们决定兵分两路,李逸和云萝带着奏折,设法面见武则天;裴砚则留在洛阳,继续收集来俊臣的罪证,并破坏他寻找宝藏的计划。
裴砚回到洛阳后,凭借着对南市地形的熟悉,多次扰乱来俊臣的挖掘行动。
他还联络了一些不满来俊臣统治的百姓,让他们帮忙传递消息。
然而
,来俊臣很快就发现了裴砚的行动,派出大量杀手追杀他。
裴砚在洛阳城内东躲西藏,处境十分危险。
第五章:朝堂博弈李逸和云萝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了武则天。
李逸将奏折呈上,详细陈述了来俊臣的种种恶行。
武则天看后,脸色阴沉。
来俊臣虽是她用来打压异己的工具,但如今他的行为已经引起了民愤,威胁到了武周的统治。
<武则天召来俊臣入宫,当面质问。
来俊臣却百般抵赖,反诬李逸意图谋反。
朝堂上,两派争论不休。
关键时刻,裴砚冒险收集到的新证据被送到了宫中。
这些证据铁证如山,来俊臣再也无法狡辩。
武则天大怒,下令将来俊臣革职查办,并交由三司会审。
来俊臣的党羽见势不妙,纷纷倒戈,揭露他更多的罪行。
最终,来俊臣被判处死刑,他的势力也被连根拔起。
然而,宝藏的线索却在来俊臣死后中断了。
李逸、裴砚和云萝再次回到秘道,试图重新寻找线索。
他们在秘道中发现了一处暗室,暗室里有一幅古老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一个神秘的地点——龙门石窟。
第六章:石窟探秘龙门石窟,佛像林立,气势恢宏。
李逸、裴砚和云萝来到这里,按照地图上的指示,在一处偏僻的洞窟中找到了线索。
洞窟内的墙壁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这些符号与《山河秘录》中记载的十分相似。
云萝自幼在天机阁长大,见多识广,她认出这些符号是一种古老的密码。
经过一番破解,他们得知宝藏就藏在龙门石窟的某个佛像腹中,但需要特定的钥匙才能打开。
就在他们寻找钥匙时,却发现有另一拨人也在石窟中探寻。
这拨人身份神秘,为首的是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的人。
双方在石窟中相遇,一场争斗不可避免。
青铜面具人的手下武艺高强,李逸等人陷入苦战。
混乱中,裴砚发现青铜面具人似乎对石窟的地形十分熟悉,他怀疑此人与北魏时期的皇室有关。
裴砚灵机一动,故意将对方引到一处设有机关的地方。
青铜面具人果然中计,触发了机关,洞窟内顿时箭如雨下。
李逸等人趁机逃脱,但在逃跑过程中,云萝为了保护裴砚,腿部中箭。
他们躲进一个隐秘的山洞,为云萝
疗伤。
此时,他们意识到,寻找宝藏的道路充满艰险,不仅要面对未知的危险,还要提防神秘的对手。
第七章:神秘钥匙为了找到打开宝藏的钥匙,李逸、裴砚和云萝开始查阅大量古籍。
他们发现,北魏时期曾有一位公主,擅长制作机关秘术,宝藏的钥匙很可能与她有关。
而这位公主的陵墓,据说就在洛阳城外的邙山。
邙山自古以来就是皇家陵墓所在地,墓葬众多,地形复杂。
李逸等人乔装打扮成盗墓贼,潜入邙山。
他们在山中四处寻找,终于发现了一座破败的陵墓。
陵墓入口处布满了机关,裴砚凭借着在秘道中积累的经验,小心翼翼地破解机关。
进入陵墓后,里面阴森恐怖,寒气逼人。
他们在主墓室中发现了一具棺椁,棺椁上刻着精美的花纹。
打开棺椁,里面并没有尸体,只有一个锦盒。
锦盒中放着一把造型奇特的钥匙,钥匙上刻着与石窟中相同的符号。
李逸等人心中大喜,拿起钥匙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青铜面具人带着手下再次出现。
原来,他们一直跟踪李逸等人。
青铜面具人冷笑一声:“把钥匙交出来,饶你们不死!”
双方在陵墓中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李逸、裴砚和云萝奋力抵抗,他们知道,这把钥匙是找到宝藏的关键,绝不能落入敌人手中。
战斗中,裴砚发现青铜面具人的武功路数与神策军有些相似,他怀疑此人与武周朝廷中的某些势力有关。
第八章:宝藏之谜经过一番苦战,李逸等人终于击退了青铜面具人。
他们带着钥匙,马不停蹄地赶回龙门石窟。
在石窟中,他们找到了对应的佛像,将钥匙插入佛像腹部的凹槽中。
只听“咔嚓”一声,佛像腹部缓缓打开,露出一个暗格。
暗格中放着一个金色的箱子,箱子上刻着“李唐神器”四字。
李逸激动地打开箱子,里面却只有一卷帛书。
帛书上记载着李唐皇室的一段秘史:原来,当年为了防止武周迫害,李唐皇室将一批重要的文书和象征皇权的信物藏了起来,希望有朝一日能恢复李唐江山。
这些文书中,有许多是揭露武周朝廷官员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的证据。
李逸意识到,这些文书比金银财宝更加珍贵,若能公之于众,必将对
武周朝廷造成巨大的冲击。
然而,他们的行动再次被人发现。
这次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
武三思野心勃勃,妄图夺取皇位,他得知宝藏的消息后,便想据为己有。
武三思带着大批士兵包围了龙门石窟,要求李逸交出帛书。
第九章:生死抉择面对武三思的大军,李逸、裴砚和云萝陷入了绝境。
武三思威胁道:“李逸,你若交出帛书,我可保你不死;否则,今日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李逸毫不畏惧,大声说道:“武三思,你野心勃勃,妄图谋逆,这些帛书就是揭露你罪行的证据!”
双方僵持不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
紧接着,暴雨倾盆而下。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武三思的计划,士兵们被暴雨浇得睁不开眼,阵型也开始混乱。
李逸抓住机会,带领裴砚和云萝突围。
他们在暴雨中拼命奔跑,武三思的士兵在后面紧追不舍。
裴砚熟悉洛阳的地形,他带着众人穿过一条条小巷,终于摆脱了追兵。
他们逃到一处废弃的民居中,暂时躲避。
此时,帛书已经被雨水浸湿,若不及时处理,上面的字迹可能会消失。
云萝提议,将帛书送到天机阁,那里有保存古籍的特殊方法。
李逸和裴砚同意了云萝的建议。
他们知道,虽然这次暂时逃脱,但武三思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必须尽快将帛书妥善保管,同时想办法利用帛书揭露武三思等人的罪行。
第十章:风云再起李逸、裴砚和云萝带着帛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天机阁。
天机阁位于秦岭深处,四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
阁内高手如云,还有许多奇人异士。
天机阁阁主看过帛书后,十分震惊。
他决定帮助李逸等人,将帛书的内容复制多份,秘密送往各地。
同时,天机阁也开始收集武三思等人的罪证,准备在合适的时机一并揭露。
武三思得知帛书被送到了天机阁,暴跳如雷。
他勾结朝中大臣,向武则天进谗言,称天机阁意图谋反。
武则天本就对天机阁有所忌惮,听闻此言,便下令派兵围剿天机阁。
一场大战在秦岭脚下展开。
天机阁弟子们凭借着地形优势和精湛的武艺,顽强抵抗。
李逸、裴砚
和云萝也加入战斗,他们知道,这一战关系重大,若天机阁被灭,帛书的秘密也将随之消失。
战斗中,裴砚发现武三思的军队中有一些人使用的武器和青铜面具人的手下一样。
他意识到,青铜面具人与武三思之间必有联系。
裴砚决定冒险潜入武三思的军营,寻找证据。
第十一章:真相揭露裴砚乔装打扮成一名士兵,混入了武三思的军营。
他在军营中小心翼翼地打探消息,终于在一间营帐中发现了青铜面具人。
此时,青铜面具人正在与武三思密谈。
裴砚躲在暗处,只听青铜面具人说道:“大人放心,只要除掉李逸等人,拿到帛书,皇位迟早是您的。”
武三思哈哈大笑:“有你相助,大事可期。
等我登基之日,定不会亏待你。”
裴砚这才明白,青铜面具人竟是武三思的心腹,一直暗中帮助他寻找宝藏,企图谋朝篡位。
他悄悄退出营帐,准备将这个消息告诉李逸。
然而,在返回的路上,他被一名巡逻的士兵发现。
裴砚奋力反抗,但寡不敌众,最终被抓住。
武三思得知消息后,亲自审问裴砚。
他严刑拷打,想从裴砚口中得知帛书的下落和天机阁的秘密。
裴砚咬紧牙关,宁死不屈。
就在裴砚命悬一线时,李逸和云萝带领天机阁的人杀进了军营。
原来,他们发现裴砚迟迟未归,便猜到他可能出事了。
经过一番激战,天机阁的人救出了裴砚,还缴获了武三思与青铜面具人密谋的信件。
第十二章:尘埃落定李逸等人带着证据,再次面见武则天。
此时,武则天已经得知了武三思的阴谋,她雷霆大怒,下令将武三思及其党羽全部抓获。
武三思被判处死刑,青铜面具人也被揭露身份,原来他是武三思从江湖中招募的杀手头目。
帛书的内容被公之于众,武周朝廷中的许多官员因贪污腐败被查处。
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开始整顿吏治,推行新政。
李逸因揭露阴谋有功,被赦免了之前的“谋逆”之罪,还被授予了官职。
裴砚拒绝了官职,他选择回到南市,继续照顾祖母。
云萝完成任务后,也回到了天机阁。
虽然他们各自回归了平静的生活,但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却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最难忘的回忆。
洛阳城在经历了
这场风云变幻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李逸时常会想起与裴砚、云萝一起冒险的日子,他知道,无论时局如何变化,心中的正义之火永远不会熄灭。
而裴砚也明白,平凡的生活中,同样可以守护心中的善良与正义。
第十三章:新的阴谋武三思伏法后,洛阳城看似恢复了平静,但暗处的暗流从未停歇。
随着天气转暖,洛河冰面消融,一具具无名尸体却顺流漂至码头。
这些死者皆是青壮年男子,身上无明显外伤,唯独心口处有个暗红色的诡异印记,形似一只展翅的蝙蝠。
裴砚在南市听闻此事,心中隐隐不安。
他主动向负责查案的大理寺官员提供线索,协助走访周边百姓。
调查中,一名渔夫回忆起在尸体出现前夜,曾看到数艘蒙着黑布的商船,趁着夜色驶入洛河支流的隐秘水巷。
而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些商船的船帆上,同样绣着暗红色的蝙蝠图案。
与此同时,李逸在朝中也察觉到异样。
新上任的户部侍郎周元,行事作风极为高调,短短数月间,便以“修缮水利”为名,向各地征收巨额赋税。
李逸暗中派人调查,发现周元与长安的神秘商会往来密切,商会的生意涉及丝绸、茶叶、香料等暴利行业,却从未向朝廷缴纳足额税赋。
李逸将调查所得告知裴砚,两人决定联手探查。
裴砚利用在南市积累的人脉,打入了一个地下黑市。
在黑市中,他偶然结识了一个名叫阿七的消息贩子。
阿七透露,最近黑市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红色粉末,据说能让人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暴毙,死者心口会留下蝙蝠状印记——这与洛河浮尸案的特征完全吻合。
正当裴砚准备深入调查时,阿七却突然失踪了。
裴砚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经引起了对方的警觉。
他迅速将消息传递给李逸,而此时李逸也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
第十四章:暗夜追凶为了不打草惊蛇,李逸与裴砚决定分头行动。
李逸继续在朝中收集周元贪污的证据,而裴砚则在云萝的协助下,追踪神秘商船的下落。
云萝利用天机阁的情报网,得知商船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洛阳城西的废弃渡口。
深夜,裴砚和云萝悄悄靠近渡口。
只见十余艘商船整齐排列,船
舱内不时传出重物拖拽的声响。
两人小心翼翼地摸上船,却发现舱内空无一人,只残留着一股刺鼻的药味。
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探查时,四周突然亮起火把,数十名黑衣杀手将他们包围。
为首的杀手同样戴着青铜面具,身形与之前的神秘人极为相似。
杀手冷笑一声:“裴砚,上次让你侥幸逃脱,这次可没那么容易!”
双方随即展开激战,杀手们训练有素,裴砚和云萝虽奋力抵抗,却渐渐落入下风。
关键时刻,天机阁的支援及时赶到。
经过一番恶战,黑衣杀手死伤惨重,神秘人见势不妙,跳上小船仓皇逃窜。
裴砚不甘心让对方逃脱,驾着一叶扁舟紧追不舍。
追到洛河中央时,神秘人突然将一个包裹扔进水中。
裴砚不顾危险跳入河中打捞,上岸后发现包裹里竟是一本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周元与神秘商会的赃款往来,以及红色毒药的来源。
第十五章:毒源之谜裴砚将账本交给李逸,两人仔细研究后发现,红色毒药来自西域的一个神秘教派——血蝠教。
这个教派以蝙蝠为图腾,擅长炼制各种毒药,教徒行事诡秘,与中原往来甚少。
而周元勾结的神秘商会,正是血蝠教在中原的代理人,他们通过走私毒药、贩卖人口牟取暴利。
为了彻底铲除这个毒瘤,李逸决定向武则天禀明一切。
然而,周元却提前得知消息,他恶人先告状,诬陷李逸与天机阁勾结谋反。
武则天半信半疑,下令将李逸软禁在府中,同时派人搜查天机阁。
面对危机,裴砚和云萝决定亲自前往西域,寻找血蝠教的老巢,获取确凿证据。
他们乔装成商人,跟随一支西域商队踏上了漫长的旅途。
一路上,他们穿越沙漠、翻越雪山,遭遇沙暴、马贼等重重危险。
在龟兹国境内,裴砚和云萝结识了一位名叫阿依莎的当地女子。
阿依莎的父亲曾是血蝠教的药师,因不满教派的所作所为,带着女儿逃离。
得知裴砚等人的来意后,阿依莎决定帮助他们。
在她的指引下,众人找到了血蝠教隐藏在山谷中的据点。
第十六章:据点交锋血蝠教据点位于一处陡峭的山崖之下,四周遍布机关陷阱。
阿依莎凭借记忆,带领裴砚和云萝避开致命机关,潜入据点内部
。
据点内阴森恐怖,处处悬挂着蝙蝠标本,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
他们在一间密室中,发现了大量炼制毒药的原料和成品,以及一本详细记录着中原信徒名单的册子。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时,血蝠教教主突然现身。
教主身披黑色长袍,脸上戴着黄金打造的蝙蝠面具,周身散发着诡异的气息。
教主冷笑道:“中原人,竟敢擅闯禁地,今日谁也别想活着离开!”
话音未落,数十名教徒从四面八方涌出,将他们包围。
这些教徒服下了特殊的药物,力大无穷且不知疼痛,裴砚等人陷入苦战。
云萝利用据点内的地形,引爆炸药制造混乱,为众人争取逃生机会。
混战中,裴砚瞅准时机,挥剑斩断了教主面具的系带。
面具掉落的瞬间,众人震惊地发现,教主竟是失踪已久的阿七!
原来,阿七本就是血蝠教安插在中原的棋子,一直暗中监视着裴砚的行动。
阿七见身份暴露,愈发疯狂,他启动了据点内的自毁装置,准备与众人同归于尽。
裴砚等人在爆炸前的最后一刻,冲出据点,侥幸逃脱。
第十七章:朝堂对峙裴砚、云萝和阿依莎带着证据日夜兼程赶回洛阳。
此时,李逸已被关押在大理寺,天机阁也遭受重创。
他们直接求见武则天,将账本、毒药样本和血蝠教名册一一呈上。
武则天看过证据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释放李逸,并命他全权负责此案。
李逸官复原职,开始对周元及其党羽展开清算。
周元却负隅顽抗,他煽动朝中部分官员联名上书,称李逸等人是在蓄意构陷,企图扰乱朝纲。
一时间,朝堂上争论不休,局势陷入僵局。
为了打破僵局,裴砚在南市当众揭露了周元的罪行,并展示了血蝠教的毒药。
百姓们得知自己缴纳的赋税被用于走私毒药、残害同胞,群情激愤,纷纷聚集在皇宫外请愿,要求严惩周元。
在民意的压力下,武则天最终下定决心。
她亲自审讯周元,面对铁证,周元无法抵赖,只能如实招供。
与此同时,血蝠教在中原的势力也被尽数铲除,阿七在逃亡途中被天机阁截杀。
第十八章:归乡之路随着周元伏法,血蝠教覆灭,洛阳城终于恢复了安宁。
李逸因平乱有功,被提拔为尚书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