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彼此望着,仿佛遥望彼岸,那里是无法被算法解析的人心。
烟花熄灭,城市归于寂静。
林夏在心里默默问:你爱的是我的温度,还是我的参数?
—— 亲爱的读者,你呢,在这个被算法优化到极致的年代,你是否也会怀念那些不能被解析的爱、不能被计算的痛?
9.算法的底线夜色沉沉,城市高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一排排沉默的观众。
街道上,霓虹光芒斑斓闪烁,却无法驱散空气里若有若无的冷意。
一场虚拟烟花秀正于半空中展开,将陈默和林夏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仿佛无休止地交错、扭曲,最后又被黑暗吞没。
这一刻,陈默的手机屏幕骤然一亮,冰蓝色的提示框在夜色里愈显冷清:“检测到对方幸福指数跌破临界值,建议启动分手补偿方案。”
算法的语气永远温和中立,仿佛医生递过一张绝症诊断书时那种疏离和恐怖。
陈默呆住了。
他手指僵硬,屏幕的微光在指节上投下细微的影。
他的心里像被什么碰了一下,不疼,只是麻麻的,冰凉像一颗刚出冷藏的青苹果。
林夏正在他对面,看不到屏幕的内容,只见到他一瞬间的失神。
林夏的脸庞微微发亮,映着烟火的虚幻色泽。
她的眼睛里有光,有夜色,也有陈默从未看懂的深意。
两人之间,空气仿佛也变得数字化,轮廓清晰,氛围却空洞。
“怎么了吗?”
她温柔地问,语气还是程序规定的温度,但有一点人与人之间的迟疑。
陈默却忽然觉得,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恋爱模式,他们早已交出太多情感的主控权。
恋爱数据化,算法每日推送情绪报告,幸福指数、亲密度、矛盾概率,所有波动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每次争吵、每次和好,智能系统都会记录并分析,像一台无休无止的心跳监测仪。
可真正失控的时候,数据却成了冷漠旁观者。
“我们……是不是也快到算法的尽头了?”
陈默小声问自己。
他望着林夏,忽然发现她的轮廓在虚拟烟花下变得不真实——仿佛一伸手就能穿透过去,碰到她背后的孤独。
“陈默,你在想什么?”
林夏又问,带着一点点不安。
她的幸福指数真的跌破了临界值吗?
还是只是系统的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