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重要。
我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回到了自己曾经的房间,收拾好简单的行李。
那些被李桂芬和林强视为废物的科研笔记,此刻在我眼中,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我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行李箱。
这是我用血泪和汗水换来的成果,是属于我的未来。
9.几天后,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停在了村口。
李院士和几位随行人员再次到来。
他们是来接我去北京的。
村里很多人都来看热闹,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辆从未见过的汽车,以及车上那些气度不凡的人。
李桂芬也来了,她头发蓬乱,眼神呆滞,似乎还没从打击中恢复过来。
她看到我,挣扎着想朝我走来。
“雪……雪儿……”她的声音沙哑,带着乞求。
我没有看她,径直走向吉普车。
李院士为我打开车门,微笑着说:“林雪同学,请。”
我点头致谢,坐进了车里。
车门关上,隔绝了身后的一切喧嚣和纠缠。
透过车窗,我看到了李桂芬绝望的眼神,看到了村民们复杂的表情。
我没有丝毫留恋。
这个家,这些人和事,都将成为我生命中的过眼云烟。
吉普车启动,缓缓驶离村庄。
坐在宽敞舒适的车里,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轻松。
李院士向我介绍了未来的科研方向和团队。
“‘国之重器’项目,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安全。
你的‘新型复合材料’研究,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对你寄予厚望。”
我认真听着,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责任感。
上一世,我的才华被埋没,被窃取,被摧毁。
这一世,我的才华将为国家所用,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车子开出了村子,驶上了宽阔的公路。
10.抵达北京后,我被安排住进了清华大学的专家公寓。
这公寓宽敞而明亮,与我那曾经狭小阴暗的房间,简直是天壤之别。
阳光透过宽大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我心中的阴霾。
我的导师是李院士的学生,一位名叫张启航的年轻教授。
他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眉宇间却透着一股沉稳与锐气。
“林雪同志,”他伸出手,语气温和却带着力量,“李院士对你赞不绝口,‘国之重器’项目时间紧,任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