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想清楚了吗?
你愿意吗?”
阿蒙轻声说:“不,我不是愿意。
我只是觉得,现在不进,可能以后都没机会了。”
他知道,现实不是小说,不可能永远站在旁观的位置上点评众生。
总有一天,要么跳进水里游过去,要么永远站在岸上看别人主宰浪潮。
这天晚上,他在社群联盟的邀请下,参加了一个非公开的小型“竞选政策讨论会”。
在会议厅内,他面对的是一群30岁上下的青年,有律师、医生、NGO组织者,也有大学讲师与企业管理者。
“你真要参选?”
一位年轻女讲师问他,“你知道风险吧?
不仅是政治上的,还有身份问题。
有人会攻击你不是‘土生土长’。”
“我知道。”
阿蒙看着众人,“但这恰恰是我想证明的事。”
“我曾以为文化可以中立,但后来我明白,文化若不与政治接壤,就只能在书房里自说自话。”
这一席话,在场的人沉默了许久,随后开始有人点头。
……第二天清晨,阿蒙在办公室看见了沙丽雅。
这位外交部顾问的女儿身穿淡粉色连衣裙,端着一份手写的文件站在门口:“听说你要参选?”
阿蒙微微皱眉:“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快?”
“政坛就是这样,永远有人比你更快。”
沙丽雅走进来,把文件放到他桌上,“我父亲让我来‘转达意见’。”
“什么意见?”
“如果你参选,他不会反对,但他不会支持你。
他说——你太理想化,适合做智库,不适合做候选人。”
阿蒙微笑:“那你个人呢?”
沙丽雅靠近一步,带着调侃的口吻:“我个人……觉得你挺吸引人的。”
阿蒙摇头,苦笑了一下:“现在不是谈感情的时候。”
“可这是我表达意见的方式。”
她轻声说完,转身离开。
门关上的那一刻,帕文站在走廊尽头,看着沙丽雅走出,眼神微妙。
她没有立刻进来,只是站了几秒,才走向办公室。
“我父亲说,如果你执意参选,他可以提供部分基层资源。”
她说。
“为什么?”
阿蒙问,“你不是一开始就不赞成吗?”
帕文的语气平静:“因为我后来明白,有些人是会主动挑起风浪的。”
“你是在帮我,还是在帮你父亲?”
他目光真切。
帕文沉默片刻:“如果我说都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