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呢?”
“……你现在要的是现金还是股份?”
她笑:“股份。
我要做一场漂亮的翻盘,带节奏的那种。”
我说:“好。”
我们把共享工作室改造了三天。
换灯光、换布景、装入声控装置、连墙面都贴上了手绘剧本模板图。
——我要重启直播,但不是“情绪脱口秀”。
我要把讲过的所有故事,做成“剧本杀还原现场”。
剧情、人物、对白,全部按照真实经历改编。
用演员演,用观众投票破局,直播互动投票决定谁是“谎言制造者”。
剧本名称:《林乔记忆馆:反向祝福不等于沉默》第一期剧本,我们选的是“生日宴夺爱局”。
我化身“主持人”,旁白冷静如剧本杀法官:“故事开始,一位女生为男友筹备生日宴,却在宴会上,被最信任的闺蜜牵走了男友。”
“你是围观者。
你相信谁?”
直播间瞬间炸了。
弹幕狂刷:——“靠,这不就是她亲身经历?”
——“我要投渣男那边,我就想看你发疯!”
——“这女主比演员演得还像!”
——“等下,我怀疑这就是她自己。”
我们没明说任何人名,却句句暗指。
而弹幕就在这种模糊边界中狂飙。
投票结果出炉那一秒,我笑着说:“那天我也选错了人,选错了自己。”
“现在,我想重新做一次选择。”
第二期剧本我们写了“合租时发现对方是渣男闺蜜的哥哥”,剧情更狗血,但也更抓人。
剧本杀改编直播那一晚,打赏总额再度突破百万。
平台再也不敢限流我。
更可笑的是——林姿那边还在重复“她用谎言编故事”,却忽然发现:我的直播内容,不再需要“承认它是真的”。
因为它本来就是故事,但故事才是最大的武器。
顾舟……也在看。
他用那个叫“青舟”的马甲,每天都留言一句:这次故事写得很狠。
你今天的对白,是写给过去的你吗?
我希望你下一场故事,能笑着说完。
还有一次,他匿名定制了一段剧本,角色是一位从未被爱过的女孩,拼命讨好所有人,最后一个人站在空屋里,对镜子说:“原来我不是主角,我是别人故事里的背景音。”
我看到那段剧本时,愣了好久。
后来我在直播中用了这段台词。
讲完的时候我没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