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年代之忙碌19721972年的北方初春,寒风依旧裹挟着沙砾在荒原上肆虐。
天还未亮,王建国就被生产队的铜锣声惊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翻身从土炕上坐起来。
身旁,其他知青也纷纷起身,屋内弥漫着困倦与无奈的气息。
王建国来自北京,一年前响应号召来到这偏远的北大荒插队。
初来乍到,他满心都是对广阔天地的憧憬,可现实却像一记重锤,敲碎了他所有的幻想。
这里条件艰苦,住的是四面漏风的土坯房,吃的是难以下咽的粗粮窝头,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
穿衣时,他摸到棉袄袖口处磨得发亮的补丁,那是母亲临行前连夜缝上的。
想着千里之外的家人,王建国心中涌起一阵酸涩。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必须咬牙坚持下去。
出了知青点,外面还是一片漆黑。
王建国裹紧棉袄,跟着大伙儿往生产队大院走去。
月光下,他看见远处连绵起伏的山丘,像沉默的巨兽般横亘在天地间。
寒风呼啸,吹得他耳朵生疼,可他的脚步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到了大院,队长正在分配任务。
“今天男知青去开垦东边的荒地,女知青留在队里编草筐。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争取多干些活儿!”
队长的声音在空旷的大院里格外响亮。
冻土上的青春印记凛冽的北风裹着细碎的冰碴子,像无数把微型刀刃,在王建国裸露的脸颊上刮擦。
他缩着脖子,把冻得通红的耳朵往翻毛棉帽里又塞了塞,帆布手套已经被磨得薄如蝉翼,指尖处隐约可见渗出的血渍。
生产队大院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混着农具碰撞的叮当声,二十多个男知青正在领取今日开荒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