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古思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1982:我的黄金时代无删减+无广告

重生1982:我的黄金时代无删减+无广告

霍言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到账的当天,陈浩带着全部现金直奔上海……第四章危机与机遇1.1985年4月,上海浦东。陈浩站在黄浦江边的烂泥路上,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几个戴草帽的农民蹲在田埂上抽烟,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穿西装的年轻人。“同志,买地?”一个操着本地口音的中年男子走过来,“每亩2000块,可以签三十年合同。”陈浩刚要开口,一辆黑色皇冠轿车突然急刹在田边。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皮夹克的男人,墨镜下的嘴角挂着冷笑。“陈老板,又见面了。”来人是李文博!2.银行贵宾室里,气氛剑拔弩张。“浦东的地,我要了。”李文博把一皮箱现金推给银行主任,“现款,每亩加价500。”主任为难地看向陈浩:“陈先生,您看这……”陈浩眯起眼睛,这绝不是巧合。李文博分明是在截胡!他强压怒火...

主角:陈浩浩浩   更新:2025-05-05 13: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浩浩浩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1982:我的黄金时代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霍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到账的当天,陈浩带着全部现金直奔上海……第四章危机与机遇1.1985年4月,上海浦东。陈浩站在黄浦江边的烂泥路上,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几个戴草帽的农民蹲在田埂上抽烟,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穿西装的年轻人。“同志,买地?”一个操着本地口音的中年男子走过来,“每亩2000块,可以签三十年合同。”陈浩刚要开口,一辆黑色皇冠轿车突然急刹在田边。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皮夹克的男人,墨镜下的嘴角挂着冷笑。“陈老板,又见面了。”来人是李文博!2.银行贵宾室里,气氛剑拔弩张。“浦东的地,我要了。”李文博把一皮箱现金推给银行主任,“现款,每亩加价500。”主任为难地看向陈浩:“陈先生,您看这……”陈浩眯起眼睛,这绝不是巧合。李文博分明是在截胡!他强压怒火...

《重生1982:我的黄金时代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到账的当天,陈浩带着全部现金直奔上海……第四章 危机与机遇1.1985年4月,上海浦东。

陈浩站在黄浦江边的烂泥路上,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农田。

几个戴草帽的农民蹲在田埂上抽烟,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穿西装的年轻人。

“同志,买地?”

一个操着本地口音的中年男子走过来,“每亩2000块,可以签三十年合同。”

陈浩刚要开口,一辆黑色皇冠轿车突然急刹在田边。

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皮夹克的男人,墨镜下的嘴角挂着冷笑。

“陈老板,又见面了。”

来人是李文博!

2.银行贵宾室里,气氛剑拔弩张。

“浦东的地,我要了。”

李文博把一皮箱现金推给银行主任,“现款,每亩加价500。”

主任为难地看向陈浩:“陈先生,您看这……”陈浩眯起眼睛,这绝不是巧合。

李文博分明是在截胡!

他强压怒火:“李老板,做生意讲究先来后到吧?”

“商场如战场啊,后生仔。”

李文博凑近低声说,“海关那批显像管,你以为真是政策问题?”

电光火石间,陈浩全明白了,自己被算计了!

从显像管被扣到浦东地价消息泄露,都是这港商设的局!

3.华兴电器厂,深夜。

周婷看着账本上触目惊心的数字,手指发颤:“所有流动资金都压在深圳地块上,现在银行贷款月底到期,要是还不上……砰!”

陈浩一拳砸在桌上。

他低估了这个年代的商场险恶。

“要不…把深圳的地卖掉一半?”

周婷试探着问。

“不行!”

陈浩猛地抬头,眼中闪过狠色,“不但不卖,我还要吃下李文博手里的浦东地!”

他从保险柜取出一份泛黄的图纸,这是上一世记忆中的浦东开发规划图,上面精确标注了未来陆家嘴金融区的位置。

“婷婷,信我一次。”

他指着图上某处,“全力收购这个村的土地,哪怕借高利贷!”

4.三天后,戏剧性转折出现。

《人民日报》突然刊登《上海将加快浦东开发》的短讯!

原来邓小平在内部会议提到浦东发展,消息灵通的港商们闻风而动。

李文博傻眼了,他刚截胡的地块不在规划区内,而陈浩死守的农田恰好在未来地铁一号线途经处!

更绝的是,海关突然退回被扣的显像管
的。

“浩浩,你要这么多钱干啥?”

王秀兰忧心忡忡。

“妈,信我一次!”

陈浩眼神坚定,“两个月后,我给您赚回十倍!”

当晚,他买了张去广州的火车票,揣着215块钱,踏上了改变命运的旅程。

5.广州火车站人潮汹涌,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香烟的味道。

陈浩靠着记忆找到了走私货聚集的十三行,用200块买下40块电子表。

回程前,他灵机一动,又用剩下的钱批发了20条喇叭裤,这玩意儿在北方能卖疯!

三天后,他回到县城,在电影院门口摆摊。

“香港最新电子表!

只要25块钱!”

不到两小时,40块表被抢购一空!

接着,他又把喇叭裤以30块钱一条的价格卖给县城里的时髦青年。

这一趟,净赚1000多块!

相当于普通工人三年的工资!

6.回程的火车上,陈浩结识了邻座的中年男人。

对方戴着金丝眼镜,西装革履,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小伙子,看你这大包小包的,是做买卖的?”

男人笑着问。

“随便倒腾点小玩意儿。”

陈浩谦虚道。

“不简单啊,现在敢做生意的年轻人可不多。”

男人递上名片,“我姓张,以前是大学老师,现在下海了。”

陈浩心头一震,这人不就是日后著名的“张教授”,后来创办了第一家民营科技公司的大佬?!

“张老师,您觉得未来什么行业最赚钱?”

陈浩故意问道。

张教授沉吟片刻:“电子产业和房地产。”

陈浩笑了,这正是他准备大干一场的领域!

7.到家后,陈浩把一沓钞票拍在母亲面前。

王秀兰手一抖,差点打翻搪瓷缸:“这……这么多钱?!”

“妈,这只是开始。”

陈浩眼神坚定,“下一步,我要让咱家变成万元户!”

窗外,夕阳洒在八十年代的小镇上,街道上自行车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了希望的味道。

属于他的黄金时代,正式开启了!

第二章 电器大王崛起1.三个月后,1982年冬。

县城里已经传开了,陈家的儿子有本事,跑了几趟南方,愣是赚回了一屋子钱!

陈浩站在刚租下的小仓库里,清点着堆成小山的货物:电子表、录音机、尼龙袜、蛤蟆镜……全是紧俏货。

“浩哥,这一批货今晚怎么分?”

仓库门口,几个
,还附上一纸批文,原来周广发通过老战友走通了军工特需渠道!

5.绝地反击的时刻到了。

陈浩带着律师直闯李文博的酒店套房,甩出一份合同:“李老板,用你手里50亩浦东地,换我公司10%股份,干不干?”

李文博看着合同,脸色铁青。

他调查过,华兴的估值至少2000万,10%就是200万!

而他那些地半年前只值10万。

“后生仔,够狠。”

李文博咬牙签字,“不过你总有一天会明白,商场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有利息的朋友倒不少。”

陈浩冷笑补充,指了指合同附加条款——若三年内浦东地价翻倍,李文博需再补偿华兴5%股份!

6.危机解除当晚,全厂聚餐。

周婷却躲在办公室继续对账。

陈浩端着饭菜推门进来,发现她趴在账本上睡着了,睫毛上还挂着泪珠。

他轻轻给她披上外套,却瞥见桌角摊开的英文教材《Modern Accounting》。

“这丫头……”陈浩心头一热。

他早该发现,每次半夜回办公室,灯都亮着;所有国际合同里的英文条款,都被人用红笔细心标注过。

7.第二天清晨,周婷被敲门声惊醒。

开门看见陈浩西装笔挺地站在门口,手里举着两张机票。

“跟我去趟美国。”

“啊?”

“华尔街有个并购案要谈,缺个翻译。”

陈浩嘴角上扬,“周广发同志已经批准了——他让我转告你,回来记得改口叫爸。”

周婷的脸瞬间红到耳根,抄起账本就要砸他,却被一把搂住。

窗外,第一缕阳光正照在崭新的“华兴集团”招牌上。

8.1986年元旦,两条爆炸性新闻传遍商圈:一是华兴电器以2000万估值引入港资,成为首个中外合资的民营企业;二是浦东地价半年暴涨八倍,李文博按约补偿股份时当场吐血!

而此刻,陈浩正站在纽约世贸中心顶层,俯瞰着1986年的曼哈顿。

身旁的周婷紧张地捏着演讲稿,上面写着英文标题:《关于中国民营企业赴美上市的可行性研究》……第五章 商业帝国崛起1.1987年,深圳罗湖。

陈浩站在华兴集团新总部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罗湖口岸。

曾经的荒地如今高楼林立,华兴集团的标志在阳
十八九岁的青年眼巴巴地看着他。

这些都是他拉拢的“销售团队”——王强、刘建军、李胜利,全是县城里敢闯敢干的年轻人。

陈浩给他们每人每天2块钱工资,外加提成,几个人干得比国营厂的工人还卖力!

“老规矩,王强去电影院门口摆摊,建军跑工厂区,胜利负责机关大院。”

陈浩一边分配货物,一边叮嘱,“记住了,电子表18块一块,蛤蟆镜12块,低于这个价的都别卖!”

几个小伙连连点头,推着二八大杠出门了。

2.仓库安静下来后,陈浩拿出账本盘点。

短短三个月,他已经赚了8000多块,名副其实的“万元户”了!

但光做倒爷不行,他得搞实业!

上一世,1983年牡丹牌电视机供不应求,黑市价格翻了三倍。

现在囤货,绝对暴利!

正盘算着,门外响起刹车声。

一辆绿色军吉普停在仓库门口,下来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身后跟着两个小年轻。

“陈浩是吧?”

中年人笑容和蔼,“我是县电子器材厂的周广发。”

陈浩心头一震,周广发!

这可是未来北方电器大王!

现在应该还是个国营厂的小厂长。

“周厂长!

您怎么来了?”

他赶紧把人让进屋。

周广发打量着仓库里的货物,眼中闪过惊讶:“听说你路子广,连进口录音机都能搞到?”

“小打小闹而已。”

陈浩谦虚道,顺手递上大前门香烟。

周广发摆摆手:“不瞒你说,我们厂准备生产一批电视机,但缺进口显像管……”<3.两天后,陈浩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这一次,他带了足足5000块钱现金。

周广发答应,只要能搞到50个进口显像管,不仅包销他的电视机,还给他厂里的供销科指标!

有了国营厂的渠道,生意就能洗白!

三天颠簸,陈浩在上海一家华侨商店找到货源——东芝显像管,每个85块,他毫不犹豫包圆了60个。

回程时,他特意绕道广州,又批发了200台走私的双卡录音机,这批货转手就能翻倍!

4.1983年春节前,陈浩的生意迎来爆发。

牡丹牌电视机用上进口显像管,画面清晰度吊打国产货,很快被抢购一空。

他不仅赚了差价,还通过周广发搭上了省百货公司的采购主任
光下熠熠生辉。

“陈总,地价又涨了。”

财务总监递上最新报表,“每平米已经涨到3600元。”

陈浩嘴角上扬:“那就再涨一倍吧。”

2.华兴集团成立五周年庆典。

张灯结彩的宴会厅里,各界名流云集。

陈浩站在台上,看着台下掌声雷动,心中却想起那个38岁的自己,那个在夜空中许愿的失败创业者。

“感谢大家的支持,华兴集团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他举起酒杯,“为了我们的未来!”

3.1990年,上海浦东。

陈浩站在陆家嘴的观景台上,看着东方明珠塔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他拿出那张泛黄的规划图,上面的每一个地标都成了现实。

“周婷,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他笑着看向身边的妻子,她已经从财务主管成长为集团副总裁。

4.1994年,杭州。

陈浩坐在西湖边的茶馆里,对面是那个曾经的英语老师马云。

他们谈论着互联网的未来,陈浩心中已经有了新的计划。

“马老师,我看好你的阿里巴巴。”

他笑着说,“我愿意投资。”

5.1998年,深圳。

陈浩站在腾讯的办公室里,看着那个叫马化腾的年轻人在调试QQ软件。

他微笑着拍了拍马化腾的肩膀:“年轻人,你有前途。”

6.2000年,北京。

陈浩站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演讲:“中国的企业,必将走向世界。”

7.2014年,纽约证券交易所。

陈浩站在敲钟台上,看着屏幕上的股价飙升。

他回头看向身边的周婷,她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我们做到了。”

他低声说。

8.2023年,医院病房。

陈浩躺在床上,看着电视上播放的华兴集团的新闻。

他微笑着闭上了眼睛,心中充满了满足。

“妈,我做到了。”

他低声说,仿佛在对那个38岁的自己说话。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