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寻常物件请求修补的街坊邻居。
我会用“爷爷传下来的手艺”,中规中矩地,将它们修复好,收取微薄的费用。
维持普通修复业务,降低引人注目风险:策略有效性78%而到了晚上,关上店门,我才会……悄悄拿出那些从古玩市场、甚至……废品回收站淘来的、真正的“残次品”,开始我真正的“工作”。
那是一堆……在外人看来,几乎等同于垃圾的东西。
碎成几十片的宋代影青瓷盏。
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的明代黄花梨笔筒。
断成三截的战国青铜戈。
……这些东西,要么残破得太过严重,修复成本远超其本身价值;要么……就是修复难度极大,连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也束手无策。
但在我的手中……它们,却如同获得了新生。
我触摸着那些冰冷的碎片,感受着它们在漫长岁月中积淀下来的“记忆”和“情绪”。
影青瓷盏,在低声诉说着它曾在文人雅士的书桌上,被用来点茶斗茶的风雅往事,也哀叹着……在某个动荡年代,被仓皇打碎的命运。
黄花梨笔筒,则骄傲地回忆着它曾经坚实的木质和……被主人反复摩挲的温润触感,也痛苦地呻吟着……被卑鄙的虫豸啃噬的屈辱。
青铜戈……它的“声音”最为复杂,充满了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也……残留着一丝……属于战败者的不甘和……血腥味?
修复过程中,可能受到物品残留负面情绪影响:概率42%我必须……小心翼翼。
不仅仅是修复物品本身,更要……在修复的过程中,安抚那些残留的“情绪”,避免被其反噬。
《素心草木集》……哦不,那是上一个故事了。
我脑海中,似乎……并没有这样一本秘籍。
我能依靠的,只有……我自身那微弱的、似乎能与物品产生共鸣的……精神力?
或者说……是某种……平和的心境?
保持内心平静进行修复:降低负面情绪影响概率65%我尝试着,在修复时,想象着它们完好时的模样,想象着……它们曾经的荣光。
将一种……近乎“祈愿”般的意念,随着那温热的“气流”,一同注入其中。
效果……似乎……还不错?
当我将最后一片影青瓷碎片,严丝合缝地拼接回去,断裂处那细微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