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古思小说 > 其他类型 > 南岸谜踪:拆迁血案张春梅朵朵后续+全文

南岸谜踪:拆迁血案张春梅朵朵后续+全文

杜小北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钥匙,“还有,联系银行查这个匿名账户,开户时间应该是2011年8月。”拆迁办档案室里,管理员老陈正对着空书架发呆。“上周王主任还来查过2011年的补偿协议,”他擦着老花镜,“说要核对钉子户资料,结果今天来看,整个2011年的档案柜都空了。”铁柜上的锁有撬动痕迹,地面散落着几片碎纸,周明远捡起辨认,是补偿协议上的住户签名,张春梅的名字旁画着颗五角星,和王建军账本上的标记一模一样。技术科传来消息:赵强死亡前半小时,曾拨打过一个虚拟号码,通话时长47秒,背景音里有蒸汽管道的嘶鸣声——这是重柴厂旧锅炉才有的声音。而赵强电脑里的加密文件夹,在他死亡前五分钟被远程删除,IP地址指向南岸区某个公共WiFi热点,信号覆盖范围正好是弹子石老街的修鞋摊...

主角:张春梅朵朵   更新:2025-04-27 16: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春梅朵朵的其他类型小说《南岸谜踪:拆迁血案张春梅朵朵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杜小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钥匙,“还有,联系银行查这个匿名账户,开户时间应该是2011年8月。”拆迁办档案室里,管理员老陈正对着空书架发呆。“上周王主任还来查过2011年的补偿协议,”他擦着老花镜,“说要核对钉子户资料,结果今天来看,整个2011年的档案柜都空了。”铁柜上的锁有撬动痕迹,地面散落着几片碎纸,周明远捡起辨认,是补偿协议上的住户签名,张春梅的名字旁画着颗五角星,和王建军账本上的标记一模一样。技术科传来消息:赵强死亡前半小时,曾拨打过一个虚拟号码,通话时长47秒,背景音里有蒸汽管道的嘶鸣声——这是重柴厂旧锅炉才有的声音。而赵强电脑里的加密文件夹,在他死亡前五分钟被远程删除,IP地址指向南岸区某个公共WiFi热点,信号覆盖范围正好是弹子石老街的修鞋摊...

《南岸谜踪:拆迁血案张春梅朵朵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钥匙,“还有,联系银行查这个匿名账户,开户时间应该是2011年8月。”

拆迁办档案室里,管理员老陈正对着空书架发呆。

“上周王主任还来查过2011年的补偿协议,”他擦着老花镜,“说要核对钉子户资料,结果今天来看,整个2011年的档案柜都空了。”

铁柜上的锁有撬动痕迹,地面散落着几片碎纸,周明远捡起辨认,是补偿协议上的住户签名,张春梅的名字旁画着颗五角星,和王建军账本上的标记一模一样。

技术科传来消息:赵强死亡前半小时,曾拨打过一个虚拟号码,通话时长47秒,背景音里有蒸汽管道的嘶鸣声——这是重柴厂旧锅炉才有的声音。

而赵强电脑里的加密文件夹,在他死亡前五分钟被远程删除,IP地址指向南岸区某个公共WiFi热点,信号覆盖范围正好是弹子石老街的修鞋摊旧址。

“周队,医院那边有发现!”

小李抱着平板电脑冲进来,“陈建军(张春梅丈夫)2011年8月2日的急诊记录被恢复了,诊断书写着‘颅骨凹陷性骨折,推测遭钝器击打,建议立即报警’,但主治医生三天后就调去了外地,档案被人为删除。”

周明远盯着CT片上的伤痕,突然想起张春梅阁楼里的旧相框——照片里陈建军搂着妻子,后颈处有块淡红色胎记,和尸检报告里“死后落水导致皮肤褶皱”的结论完全不符。

他摸出从赵强办公室找到的钥匙文身照片,突然意识到,那图案和张春梅收到的恐吓信里,血指印按在协议第17页的位置完全重合——第17页,正是补偿款分配明细表。

下午三点,南岸环卫第三分队的更衣室飘出劣质烟草味。

周明远看着墙上的排班表,“周大海”的名字下画着连续七天的夜班,领取的工装尺码是175/96,和案发现场的鞋印尺寸一致。

储物柜里躺着本磨破的笔记本,第一页贴着张泛黄的合影:周大海搂着年轻的陈立,背后是1998年重柴厂锅炉的残骸,照片下方写着“替弟报仇,天经地义”。

“老周今天没来上班。”

队长挠着头,“说是去医院看亲戚,可他哪来的亲戚?

自从七年前火灾死了儿子,他就一直住在环卫宿舍,平
案前,我都会把骨灰混进煤渣——这样警察就会查出‘周大海’的DNA,反正死人不会开口。”

密室顶部突然传来混凝土碎裂的声响,拆迁队的挖掘机正在拆除重柴厂地面建筑,灰尘簌簌落在老周的草帽上。

他望向墙面的十七个红圈,声音突然柔和:“原本想杀完王建军他们就自杀,把骨灰埋在小川旁边,没想到你查得太近了……”周明远的耳机里传来小李的呼叫:“周队!

拆迁办火场发现保险柜,里面有王建军的受贿账本和海外账户资料,还有张春梅的日记本——”话音未落,老周突然冲向墙角的炸药包,那是陈立坠楼前背的同款。

“等等!”

周明远扑过去按住他的手,“陈立在坠楼前发的短信里,说你骗了他——他发现张春梅的死和你有关,对吗?”

老周的动作僵住,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春梅来找我,说陈立不该杀人,要去报警。

我……我不能让十七年的计划毁了。”

远处传来警笛声,挖掘机的灯光透过通风口照进来。

周明远掀开老周的裤脚,露出脚踝处的条形码刺青——和陈立后颈的一模一样,那是2012年润达集团强拆时,给钉子户做的标记。

“你不仅是周大海,还是陈立的工友,1998年锅炉爆炸后,你俩都被列入了‘死亡名单’,对吗?”

老周沉默着点头,泪水混着煤灰从疤痕间滑落:“陈立以为我死了,其实我们都被藏在拆迁废墟的地下室,直到2011年王建军放火烧房……”他突然指向张春梅手中的回执单,“那25万补偿款,是小川的卖命钱,可王建军连这个都要吞!”

当特警冲进密室时,老周正把小川的骨灰瓶放在张春梅身边,玻璃瓶上贴着歪歪扭扭的字条:“对不起,当年没救成陈大哥,也没保护好你。”

周明远捡起地上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画着弹子石老街的平面图,十七个红点围绕着中心的“拆”字,像极了墓碑上的星星。

三小时后,南岸区公安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周明远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拆迁腐败证据,王建军等人的海外账户被冻结,“南岸明珠”楼盘停工整改。

台下,朵朵抱着小熊玩偶,眼睛盯着发布会背景板——那是张春梅面馆的照片,
第一章血色拆迁通知2018年7月19日,重庆南岸区弹子石老街被烈日烤得发亮。

青石板路上蒸腾着热浪,沿街斑驳的吊脚楼墙面上,新刷的“拆”字红得刺眼。

张春梅站在“春梅面馆”门口,用围裙擦了把额角的汗,瓷盆里的担担面臊子飘出花椒与辣椒混合的香气,却盖不住街角传来的争吵声。

“王主任说这周必须搬!”

戴红袖章的拆迁办干事小吴正对着修鞋摊的李大爷拍桌子,“补偿款比评估价多百分之二十,您老别学那些钉子户——放屁!”

李大爷的铁拐重重砸在地上,“我家三代住这儿,四十平米房子算成危房赔三十万?

打发叫花子呢?”

他咳嗽着指向墙上褪色的老照片,1997年直辖时拍的全家福里,背景正是如今要拆的青砖门楣。

张春梅低头绞紧围裙,玻璃橱窗上贴着的“拆迁通知”被晒得卷边,自家38平米的面馆加阁楼,补偿款刚好够在巴南买套二手房。

但通知最下方的“限期七日”让她心口发紧——七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了丈夫的汽修铺,如今这面馆是她和女儿朵朵唯一的栖身之所。

“妈,给。”

8岁的朵朵从里屋捧出搪瓷杯,冰镇酸梅汤在玻璃罐里晃出细碎的光斑。

小姑娘扎着歪歪的马尾辫,校服领口还沾着面馆的面汤渍,却总在客人少的时候趴在收银台写作业。

张春梅刚要接杯子,窗外突然掠过道黑影,牛皮纸袋“啪”地砸在脚边。

纸袋上用红笔歪歪扭扭写着“张春梅收”,拆开时带出股铁锈味。

泛黄的拆迁协议第17页上,“乙方签字”处洇着暗红的指印,像是用血按上去的。

纸页中间夹着张字条,打印体在高温下有些模糊:“再不走,就和你男人一样下场。”

瓷杯“当啷”摔在地上,酸梅汤溅湿了张春梅的布鞋。

她猛地抬头,街面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如常走过,修鞋摊传来李大爷的咒骂,拆迁办干事小吴正对着对讲机皱眉。

街角的梧桐树下,有个戴草帽的男人背过身去,浅蓝色工装裤的裤脚沾着暗褐色的泥点。

“妈妈?”

朵朵拽了拽她的衣角,“你手在抖。”

傍晚七点,面馆打烊。

张春梅特意绕到居委会门口,看见拆迁办的灯还亮着,王建军主任的
时连个电话都不打。”

周明远的手指停在“儿子”二字上。

档案里周大海的火化记录显示,他“无配偶、无子女”,但第二章李建国的铁皮盒照片里,周大海分明搂着个男孩——那是李建国的儿子,也是火灾中唯一的未成年死者。

他突然想起,赵强电脑里被删除的转账记录,最后一笔是2018年7月19日,50万汇入“周小川”的账户,而周小川,正是周大海档案里从未出现过的儿子。

暴雨再次降临山城,周明远站在重柴厂旧址的排污管道前,手电筒光束照亮管壁上的抓痕——新鲜的指甲印,边缘带着蓝色化纤布料的纤维。

管道深处传来滴水声,混着若有若无的煤渣味,像极了七年前火灾现场的气息。

“周队,DNA比对结果出来了!”

技术员小赵的声音在对讲机里发颤,“泥脚印的表皮细胞和周大海的火化样本有97%吻合,但线粒体数据显示,这是个四十到五十岁的男性,而周大海去世时才32岁。”

雷声在头顶炸响,周明远突然想起环卫工老周的白发——那是染过的,发根处露出的黑色显示他实际年龄不超过五十岁。

他摸出从赵强办公室找到的台历,7月21日的“李建国忌日”旁,还有行极小的字:“老周该动手了”,字迹和王建军账本上的星号如出一辙。

深夜的殡仪馆,陈师傅正在整理李建国的遗物。

铁皮盒底层掉出张泛黄的收据,2011年8月5日,“周大海”在南岸公墓购买双人骨灰盒,备注栏写着“给儿子和自己”。

而张春梅的银行流水显示,25万补偿款正是汇入了“南岸公墓管理处”的账户。

“周队,赵强的指甲缝布料查到了!”

小李举着证物袋冲进来,“是环卫工夏季工装的材质,2017年款,全南岸区只有第三分队还在用。”

周明远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条匿名短信:“下一个就是你,重柴厂的锅炉该生火了。”

发件地址显示在五百米内,他猛地抬头,看见殡仪馆走廊尽头,穿蓝色工装的身影一闪而过,草帽边缘露出的白发上沾着煤渣,裤脚的泥点在地面留下清晰的脚印,一直延伸到停尸房的方向。

他拔腿追过去,停尸房的铁门虚掩着,陈师傅的惊叫
约透出“人为纵火”的笔痕。

“这里。”

技术员小赵指着墙角的阴影,“有拖拽痕迹,鞋印和王建军案一致,但多了组浅脚印——像是有人穿着拖鞋跟过来。”

强光手电扫过墙面,剥落的灰浆里嵌着根白色纤维,材质类似环卫工人的工作服。

回到警局时,DNA比对结果出来了。

泥脚印的表皮细胞残留物,竟与2011年火灾死者名单里的“周大海”吻合。

周明远猛地想起,重柴厂宿舍的泛黄照片里,那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胸前工作牌正是“周大海”三个字——但档案记载,周大海当场死亡,遗体已火化。

“不可能。”

陈师傅盯着检测报告皱眉,“火化记录清楚,周大海是重柴厂锅炉工,火灾时为了抢同事的遗像没逃出来。”

他突然翻出当年的尸检报告,“等等,周大海的DNA样本是从牙齿提取的,当时遗体焚烧严重,这会不会……”窗外突然下起暴雨,弹子石老街的青石板路瞬间积起水洼。

周明远望着地图上三个案发现场:王建军的办公室、重柴厂宿舍、拆迁废墟,正好构成等边三角形,中心点位是已拆除的棚户区旧址——现在的“南岸明珠”楼盘售楼处。

“查2011年火灾后的土地转让记录。”

他抓起车钥匙,“还有,通知环卫局,调取弹子石片区所有戴草帽环卫工人的资料。”

售楼处的空调开得太冷,周明远的衬衫贴在背上。

穿西装的经理递来楼盘模型,鎏金字体标着“均价两万八”,而七年前的拆迁补偿款,每平米不到五千元。

<“这块地是2012年拍下的。”

经理的笑容有些僵硬,“开发商是香港润达集团,不过具体事务由本地代表赵强先生负责——”他突然指着模型角落,“您看,这里规划的中心花园,就是当年火灾遗址,我们特意做了纪念碑。”

黑色大理石纪念碑上刻着“沉痛缅怀17位遇难者”,周明远的手指划过碑面,在“周大海”的名字上停顿。

碑底凹槽里塞着半支烟头,焦黄色滤嘴上印着“山城”牌,和王建军办公室烟灰缸里的同款。

雨幕中,穿蓝色环卫服的老人正在清扫落叶,草帽边缘露出的白发被雨水打湿。

他推着垃圾车经过警戒线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