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壁上投射出完整的唐代长安城。
“地球发来紧急通讯!”
AI助手“小唐”的声音带着罕见的颤音,“古槐树的地脉光轨突破太阳系,在火星电离层形成诗魂共振环——李白的量子影像正在向全宇宙广播《将进酒》!”
全息舱的星图自动切换,季风看见无数光点组成的“酒仙”形象正踏在火星奥林帕斯山上,手中举着的不是酒葫芦,而是用火星岩石3D打印的量子共振器。
更惊人的是,每个光点都在复制李白的诗句,以量子波的形式向邻近恒星系扩散。
“竖子!
谁让你把诗魂发射器对准参宿四的?”
季风对着通讯器大喊,现实中的陈教授正手忙脚乱地调整古槐树顶的量子天线,“你知道参宿四的引力场会把平仄扭曲成什么样子吗?”
李白的量子影像突然出现在火星舱内,衣摆上沾满虚拟的火星尘埃:“小友莫慌!
某家算过了,参宿四的‘诗震波’正好能激活那边的外星文明——他们的语言里缺个‘醉’字,得用咱们的‘酒酣胸胆尚开张’补上!”
警报声突然转为和弦,“小唐”投射出地球传来的画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量子大厅里,各国代表正围着古槐树的实时影像惊叹——树根处的地脉光轨已形成稳定的星际通道,每个光点都是某位唐代诗人的量子分身,正在与火星基地的科研人员“对诗”。
“王右丞在教火星植物学家‘水墨光合作用’!”
安娜的全息影像从地球实验室传来,她身后的王维正用毛笔在虚拟叶绿体上绘制平仄图谱,“他说植物的生长节律和五言律诗的节奏相通,现在火星小麦的抽穗期居然和《山居秋暝》的韵脚同步了!”
更神奇的是,李白的“诗震波”竟在火星极地冰盖下激活了休眠的微生物,它们的基因链自动排列成《诗经》的四言句式。
季风看着显微镜下的“诗魂微生物”,忽然想起崔颢在黄鹤楼说的话:“诗魂是文明的种子,能在任何时空发芽。”
“注意!
仙女座方向检测到回波!”
火星基地的天文学家突然惊呼,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信号不是电磁波,而是某种频率的平仄振动——那是跨越254万光年的诗魂应答。
“小友,该你出场了。”
李白的影像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