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十泉引》太初有露,凝于地脉则为泉。
自神农尝百草,饮者始知水有魂魄。
然江河奔涌,湖海浩荡,独山泉幽咽处藏着半部华夏茶史。
某夜读《水经注》,忽见字行间浮起陆羽芒鞋痕迹,方悟这十眼活泉原是茶圣遗落的念珠。
一泉一法相:谷帘泉是悬天冰鉴,惠山泉乃入定古佛,兰溪泉化水墨焦尾,陆羽泉作无字碑铭。
更有瀑泉藏剑,乳泉含丹,淮水吞吐四渎,龙池倒映十方。
苏东坡掷杯笑浪,鉴真托钵渡海,葛洪炉火照见茶烟里的八万四千法门。
茶人说水,总在有无间徘徊。
谷帘激雷偏生柔,洪崖飞刃竟带慈,白乳凝脂反见骨,招隐空潭偏留痕。
陆鸿渐踏遍青嶂,原是要为天下茶人寻一面照妖镜——茶遇真泉,如侠逢名剑,僧得衣钵,刹那照见毕生修行。
吾观《水品》二十卷,字字皆是泉眼。
墨痕蜿蜒处,谷帘泉化青龙搅动鄱阳月,淮水源变玄龟驮起桐柏云。
最妙是第十泉末笔收锋时,龙池水忽漫纸而出,湿了宋徽宗《文会图》上那尊未点的茶瓯。
今辑十泉成册,非为列次第,实乃效法敦煌经变。
茶烟起处,可见陆羽在惠山泉畔与支遁辩空,在洪崖瀑下共辛弃疾拍剑,白乳泉中浮起李杜诗稿,招隐泉底沉着王羲之笔髓。
一瓢饮里,自有华夏三千年的清浊沉浮。
临卷忽闻泉鸣,原是案头蟹目初沸。
方知茶圣当年评定天下水,终究是为点破一桩公案:烹茶从来不是风雅事,乃是水借茶显形,茶凭水还魂,一如苍生借红尘修行。
读者若饮至第十泉,当见自家面目映在瓯中——那才是陆羽埋在最深处的,第十一眼活泉。
第一章《谷帘泉记》唐肃宗年间,江湖间忽传茶圣陆羽发下宏愿,欲为天下名泉列次第。
彼时江南名士争相献水,或携钱塘江心水,或盛虎跑石髓浆,更有洛阳贵人千里递来牡丹露。
陆鸿渐闭门谢客,惟见素衣芒鞋,独行于烟霞深处。
这一日行至庐山脚下,忽闻樵歌破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