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古思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明:我来培养一代帝王任以虚朱元璋前文+后续

穿越大明:我来培养一代帝王任以虚朱元璋前文+后续

再见是蓝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那个时候,马皇后便是如此,从后厨偷了两个烧饼,悄悄的送给了朱元璋充饥。不仅如此,当时的马皇后,还将自己生父留给自己的家产,尽数送给了郭子兴的妻妾,只求他们能为朱元璋说上两句好话。从那以后,朱元璋没事,便爱吃上几口,马皇后亲自烙的烧饼。只不过今日,朱元璋就好像丢了魂一般。进门之后,看都没看马皇后烙的烧饼,而静静的坐在一旁心情无比的低落。马皇后端来一盘烧饼,还有一碟小菜,放在了朱元璋的面前。“重八,吃吧。”朱元璋无精打采的抬起头,看着面前的烧饼,最终却只是长叹了口气。马皇后就这么静静的坐在朱元璋的身旁,良久之后才开口道:“重八,我都听英儿说了,你是跟任先生吵架了吧?”听到马皇后这么说,朱元璋彻底憋不住了。“妹子,咱,屈啊。”“咱夙兴夜寐...

主角:任以虚朱元璋   更新:2025-03-17 20: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任以虚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大明:我来培养一代帝王任以虚朱元璋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再见是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那个时候,马皇后便是如此,从后厨偷了两个烧饼,悄悄的送给了朱元璋充饥。不仅如此,当时的马皇后,还将自己生父留给自己的家产,尽数送给了郭子兴的妻妾,只求他们能为朱元璋说上两句好话。从那以后,朱元璋没事,便爱吃上几口,马皇后亲自烙的烧饼。只不过今日,朱元璋就好像丢了魂一般。进门之后,看都没看马皇后烙的烧饼,而静静的坐在一旁心情无比的低落。马皇后端来一盘烧饼,还有一碟小菜,放在了朱元璋的面前。“重八,吃吧。”朱元璋无精打采的抬起头,看着面前的烧饼,最终却只是长叹了口气。马皇后就这么静静的坐在朱元璋的身旁,良久之后才开口道:“重八,我都听英儿说了,你是跟任先生吵架了吧?”听到马皇后这么说,朱元璋彻底憋不住了。“妹子,咱,屈啊。”“咱夙兴夜寐...

《穿越大明:我来培养一代帝王任以虚朱元璋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那个时候,马皇后便是如此,从后厨偷了两个烧饼,悄悄的送给了朱元璋充饥。

不仅如此,当时的马皇后,还将自己生父留给自己的家产,尽数送给了郭子兴的妻妾,只求他们能为朱元璋说上两句好话。

从那以后,朱元璋没事,便爱吃上几口,马皇后亲自烙的烧饼。

只不过今日,朱元璋就好像丢了魂一般。

进门之后,看都没看马皇后烙的烧饼,而静静的坐在一旁心情无比的低落。

马皇后端来一盘烧饼,还有一碟小菜,放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重八,吃吧。”

朱元璋无精打采的抬起头,看着面前的烧饼,最终却只是长叹了口气。

马皇后就这么静静的坐在朱元璋的身旁,良久之后才开口道:“重八,我都听英儿说了,你是跟任先生吵架了吧?”

听到马皇后这么说,朱元璋彻底憋不住了。

“妹子,咱,屈啊。”

“咱夙兴夜寐,整宿整宿的睡不好觉啊,谁成想,到头来,咱朱家,反而是成了这天下人的绊脚石。”

“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百姓过的苦就会造反。”

“百姓们过得好了,就会分食了咱大明的权柄。”

“那咱到底该怎么做?”

听到朱元璋的话,马皇后径自拿起了一个烧饼,语重心长的宽慰道:“当然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重八,你拍着自己的良心说,你觉得任先生说的是不是对的?”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元璋不由的愣在了原地。

而马皇后旋即便又继续看着朱元璋,说道:“重八,自祖龙一扫六合以来,天下历秦、汉、三国、南北、隋、唐、五代、宋、元,天子何止百位?”

“最后你自己能记住的有哪些?”

“无外乎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历朝开国定基之君罢了。”

“说白了,咱的大明,终究有一天是要亡的。”

“等到那个时候,才是正在给你朱重八盖棺定论的时候!”

“你难道真的不在乎,那个时候的后人,如何评说你朱重八吗?”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元璋沉默良久。

任以虚的每一句话,都在陆续的变成事实。

终有一天,百姓会真正的富裕起来,自己拦的了一时,难道拦的了一世吗?

良久之后,马皇后再次打破了沉默。

“重八,我知道你的心里不好受。”

“我知道你从登基的那天开始,便立志当一个好皇帝。”

“如果天下百姓,不再需要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了,那咱们朱家就回凤阳老家去,让咱们的后人,回凤阳老家便是了。”

“崇祯那孩子,不一样是咱们朱家的后人吗?回去当山阳公,总比孤零零的吊死在煤山上好吧?”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元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回凤阳老家?

像汉献帝一样,回去当一个山阳公吗,总好过像崇祯那样,在煤山之上自缢吧?

朱元璋的心情逐渐缓和了些许,随手拿起了面前的烧饼,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笑意,但仍旧还是叹了口气道:“罢了妹子,这件事,咱还得好好的琢磨一下,吃吧。”

刚吃了几口。

朱元璋便好似想起了什么似的,眉头紧锁的看着马皇后问道:“妹子,咱是不是忘了啥事?”

马皇后的脸上也尽是一脸诧异:“忘了啥事?”

朱元璋又咬了一口烧饼,摇了摇头道:“常氏呢?”

“回东宫了。”

“咱标儿呢?”

“去替你处理朝政了。”

“英儿?”

在远处的朱雄英听到朱元璋叫自己,当即便走了过来。


听到任以虚话的朱元璋,坐在一旁的板凳上,脸色阴晴不定。

他悲的是,大明被人所颠覆。

但是他,同样同情那个,跟自己禀性相近的李自成。

而任以虚虽然同情,风雨飘摇中,抱憾而终的大明,但也同样同情李自成。

京城是李自成打下的第一座大城池吗?

显然不是。

李自成在此之前,已陷长安、太原等地。

这两地,因为没有受到鼠疫的蹂躏,繁盛程度,丝毫不亚于,当时被鼠疫祸害到,十室九空的京城!

为什么大顺军在攻入其他城池时,没有腐化,反而是进了京城腐化了?

原因很显然,因为有人在故意抹黑李自成!

士大夫?

显然也不仅仅是士大夫,在明末之时,不乏头脑清醒之人,如长沙知府堵胤锡,便最早的提出了,要与李自成余部联合,共抗女真。

但是江南的那些士大夫在干什么呢?

他们在商议着联掳平寇......

东林、复社诸公,他们对于大明来说,基本上就是,死了比活着还要有用。

只可惜,他们并没有死。

不仅没死,在清代以后,东林党、复社的后继之人,还逐渐形成了一个浙东学派。

遥奉王守仁、黄宗羲为宗,对明末及南明史,肆意算改,极尽抹黑之能事。

直至九十年代末,顾诚教授《南明史》问世以后,世人才知道,在明末还有一位,比肩岳飞的将军,李定国!

若非顾诚先生,李定国两厥名王天下知,至今能有几人识?

东林贵物,实至名归!

当听到八千万两这个数字时,连朱棣都忍不住了。

“简直是岂有此理!清流误国!清流误国啊爹!”

良久之后,朱元璋才堪堪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了一股释然的笑意。

“大明亡在此等豪杰手上,不亏!不亏!”

纵然原本历史如此,又能如何?

现如今老天爷将任以虚送到了自己的面前,就是要让大明不再走以前的老路!

就已然意味着自己治下的大明,将会比原本历史上那个大明,还要强大!

任以虚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不解的神情。

“老爷子,您心里不堵了?”

朱元璋不由得仰天大笑道:“何止是不堵了!听先生一席话,胜过咱自己苦读十年死书!”

在任以虚的心里,自己不过就是当讲故事一样,跟自己的救命恩人和学生,讲了一段明代的历史。

任以虚就是打死也想不到,自己现在就是身处大明。

自己讲的并不是历史,而是大明即将被扭转的未来!

听到这里,朱棣的心头不由得一喜,老爷子放过自己了?

还没等朱棣松口气,朱元璋话锋一转,看着任以虚笑道:“任先生,您能跟咱讲讲,这大明的皇帝,都有哪些特点。”

话音刚落,朱棣的额头上顿时,便渗出了一抹冷汗,带着哭腔的,看着朱元璋说道:“爹,先生说了,一天不宜学太多东西,否则脑子消化不了......”

还没等朱棣说完,任以虚便在一旁打断道:“没事,就当是闲聊呗。”

“首先啊,就是朱棣,这个干的倒还可以,没啥挑的。”

朱元璋在一旁摇了摇头说道:“任先生,您就说那种有个性的。”

“哦,那就是朱棣他重孙子了,正统皇帝。”

朱元璋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

“正统皇帝的名讳是?”

“叫朱祁镇。”

“朱祁镇总想学他爹,他太爷爷,亲征大漠,然后他就去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哦,祁字辈,那然后呢?”

“然后手握五十万大兵的他,就被瓦剌人给抓了,留学了一年,外号大明战神。”

“还有他儿子,朱见深,这个倒是没什么挑的,国力稍有恢复,就是喜欢大自己十七岁的奶妈......”

朱元璋的表情逐渐阴冷了下来:“见字辈......任先生,还有吗?”

“有啊,明武宗朱厚照,喜欢小寡妇,自己还化名朱寿,给朱寿封了个镇国公的爵位,就是胡闹了一点。”

“然后就是修仙皇帝朱厚熜,平时就爱修个仙,炼炼丹药什么的。”

“最后差点被宫女杀了......”

“厚字辈,出了俩人才,好啊!”

在一旁的朱棣,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自己这个先生嘴这么碎啊!

“接下来就是,明穆宗朱载垕,这位沉迷女色,在位六年就死了。”

“再往后就是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万历皇帝,这位可厉害了,二十年不上朝,史学家总结,明朝亡于万历。”

“然后就是朱常洛了,吃了个叫红丸的药,然后就觉得自己又行了,连御六女,啧啧,好人也给累出毛病来了。”

“下面就是明熹宗朱由校,人称木匠皇帝,这位是压根看不上皇位,就想当个木匠,所有国家大事都交给了一个,叫魏忠贤的太监。”

“最后就是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朱由检。”

“这位就是临危受命,本来是位王爷,没学过帝王心术,他勤于政事,励精图治,立志实现明朝复兴。”

“奈何朝中就没几个为国为民的大臣,最终无力回天,李自成攻入北京后,自缢于煤山。”

朱元璋在一旁,不由得掏出了自己的小本本。

一边写,一边咬牙切齿的喃喃道:“好啊,好啊,祁字辈,见字辈,厚字辈,那个万历也是翊字辈的吧,还有一个由字辈的木匠。”

“总共传了十个字辈,五辈人里有人才。”

朱元璋在一旁一边写,朱棣在一旁边哆嗦。

“好嘞,先生,咱还有点家事要处理一下,咱就不打扰您了。”

“那个,老四,你过来,咱有事跟你说一下。”

朱棣的额头上,不由得渗出了一层冷汗,这可能是他这辈子,最难做的决定了。

跑吧,被抓回来会被打死,不跑吧,现在会被打死。

不过,他是朱棣,最终,他选择了搏一搏。

朱元璋话音未落,朱棣“噌”的一声便蹿出了小院。


“船呢!洪峰过去了,赶紧给咱的儿子们送补给去啊!”

工部跟兵部的几名官员闻言“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地,诚惶诚恐的说道:“臣等万死,臣等万死啊......”

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洪峰何时会来,普通船只根本无法出港,现在这种情况有办法渡江的只有水师的大船,但是朱元璋之前已然降下旨意,水师各部已然撤往松江府避洪了。

这倒不是朱元璋的准备不足,即便是这些大船还在金陵,贸然强行渡江最终的结果也是凶多吉少。

只能说是有可能成功渡江罢了,更大的概率则是,船被洪峰裹挟上岸,甚至撞上堤坝!

朱元璋当初也是知道了,这些战舰造价不菲,才命这些战舰,出海避洪的。

山脚下,不知道是谁高喊了一声。

“大峰来了!”

看着远处明显肉眼可见高出一截的水面,行营之中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朱元璋最先反应过来,声嘶力竭的喊道:“所有人现在马上去平江堤上!”

现在行营唯一能够支援的了的,也就只有平江堤了,朱元璋也只能是救一个是一个。

“卑职保护陛下......”

朱元璋气急败坏的看着面前的人,抬腿便是一脚。

“咱就在这行营待着,用得着你们保护吗?太子那边需要用人,你们快去保护太子!”

“是。”

行营之中但凡是有把子力气的,全部朝着平江堤的方向赶了过去。

而此时的朱元璋眉头却已然紧皱成了一个川字。

朱标这边问题不大,但是江北那四个儿子呢?

永安堤上,所有人都在用着自己最快的速度,往堤坝上运着沙袋,朱橚自然也不例外。

就在朱橚扛着沙袋向上走的时候,突然脚下一滑。

堪堪站稳之后,还没等朱橚回过神来,便听到有人喊道:“泥浆,哪来的这么多泥浆?”

泥浆两个字顷刻之间便点醒了朱橚。

朱橚登时便朝着周围厉声大喊道:“所有人都离泥浆远些,要决口了!”

在这个时代,决堤永远都是从泥浆开始的。

一旦堤坝上突然出现泥浆之时,就意味着堤坝已然有地方被洪水侵透了。

当出现一个点时,所有的水力,都会在顷刻之间,集中到那一点上,而后将整个堤坝冲开一道口子。

这也就是所谓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由来。

很快,还没等在场的河工们反应过来,汹涌的河水,便瞬间将整个堤坝,撕开了一道口子。

两名河工还没回过神来,险些被河水卷走,幸亏身旁的人眼疾手快将其拉了上来。

在决堤的那一刻,所有的皇权、命令都失去了任何意义,所有的河工顷刻之间便四散而逃。

“不准跑!”

“不准跑!”

周围的督工声嘶力竭的嘶喊着,但是生死攸关之时,谁会去管这些督工!

朱橚的眉头紧锁,随手便从远处的周府护卫手中,抢来了一把三眼火铳,用一旁的火把点燃。

“嘭!”的一声巨响,伴随着浓郁的硝烟,回荡在了整个堤坝之上。

朱橚死死的盯着身后人问道:“永安堤决口,江浙两省今年便会颗粒无收!”

“来几个不怕死的!”

朱橚稚嫩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堤坝之上。

很快便有六个赤膊上身的河工,出现在了朱啸的身旁。

看到有六个人,朱橚的脸上突然有了一股释然的神情。

他总算是知道,任先生为什么不怕死了。


在自然经济中,天灾是所有人印象中,最为强大的力量!

纵然是朝廷已然贴了皇榜,告知各地百姓,朝廷决意向淮西泄洪,但是江南的百姓,仍旧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因为没有人能够确定,洪水真的会乖乖的,按照天子的诏令行事!

仅仅一夜之间,繁盛的金陵,六朝建业就仿佛濒临末日一般。

雨声夹杂着女人跟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直到一声锣声响彻四方。

“当!”

“天子出巡!闲人避让!”

一面金黄色的龙旗,在风中凛冽,而在天子仪仗之后的,便是太子卫率,秦府护卫,晋府护卫,燕府护卫,及周府护卫!

原本嘈杂的人群,在见到龙旗的那一刹,顷刻之间便安静了下来。

即便在后世人看来,这样的行为有些愚昧。

毕竟皇帝再伟大,也不过就是一个年过五旬的老人了。

但是对于这些百姓来说,皇帝就是他们心中的神明!

只要天子还在,就说明普天之下所有人,都会驰援此地!

江南便还是安全的!

在金陵百姓的注视下,朱元璋的天子仪仗,于小莲子山上正式驻足。

而朱标兄弟五人的仪仗、护卫,则是陆续抵达了,各自亲自督查的大堤。

大明天子一共五位嫡子,已然尽数派往各处堤坝!

原本嘈杂的金陵城,在看到天子仪仗之后,便安静了下来。

同时城中的各类秩序,也开始陆续恢复。

朱家父子六人,六面大纛,赫然竖立在了,沿岸最紧要的位置。

朱元璋坐在行营之中,冷眼望着西面的天空。

远处的阴云已然有了消散之势,但是天灾永远不会烟消云散,对于下游来说,真正的危险,永远都是在雨过天晴之后!

雨水通过支流汇聚至长江之中,也需要时间!

永安堤下,朱橚的“周”字大纛,就这么高高插在了堤坝之上。

而在堤坝之下,便是朱橚的帐篷。

而在朱橚的车驾之中,却空无一人。

此时的朱橚早已换上了一身,寻常百姓的麻布短打衣衫,跟寻常的河工一起守在了堤坝上。

自从开始研制蒸汽机以来,朱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

因为只有这样,朱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准确的数据跟信息。

而此时的朱橚也早已察觉到了,跟在自己身后的锦衣卫。

二虎也没想到,自幼娇生惯养的朱橚,竟然会白龙鱼服,混迹在河工当中。

这无疑是增加了二虎的工作难度。

朱橚老老实实的待在营帐里多好啊!

二虎稍一走神,朱橚便直接消失在了二虎的视线之中。

这下二虎彻底慌神了。

身后的两名锦衣卫,均是惊慌失措的四下打量着。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从二虎的身后传来:“二虎将军,是父皇让你来的吧?”

二虎登时便打了个激灵,赶忙欲对朱橚行礼。

朱橚冷哼一声,没有搭理二虎,而是在一旁淡淡的说道:“不用跟本王说,你来这是为了干什么。”

“但是你要是敢透露了本王的身份,本王定不会轻饶了你。”

二虎赶忙说道:“殿下放心,卑职绝不会透露殿下的身份!”

二虎也不是傻子,朱元璋派自己过来,就是保护朱橚安全的。

自己又没权力,捆住朱橚的腿。

朱橚跟河工待得这么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河工们,不知道朱橚的身份!

听到二虎这么说,朱橚这才放心的,重新回到了堤坝之上.......


“重八,实在不行,你就让允炆去任先生那里,跟着标儿他们一块读书便是了。”

马皇后跟朱元璋虽然当了皇帝皇后,但是跟那些士族们不同。

他们的骨子里,还是有最淳朴的是非善恶观。

虽然他们说不出道理来,但是他们知道,朱允炆这样做一定是不对的。

用比较淳朴的话说就是,俗称狗眼看人低。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元璋不由得眉头紧锁了起来。

在老朱的心里,朱雄英永远是大明的嫡长孙,大明的江山,将来就是要交给朱雄英的。

朱元璋虽然已经在极力的早做准备了,但是如果朱雄英将来有一天,真的还是夭折了。

自己恐怕还是要在朱允熥跟朱允炆里面选一个出来。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打定了注意。

“允炆,从今天开始,你跟你大哥,你们两个人就去鸡鸣山,跟着你爹和叔叔们一块,跟着任先生读书吧。”

朱元璋的语气,不由得沉重了下来,语重心长的说道:“去学一学,该怎么样做一个贤王。”

自从那日二虎跟朱元璋说了,吕氏的所作为以来,朱元璋便一直在纠结。

不论吕氏做了什么,她终究是朱允炆的亲娘。

将来朱允炆即便不能登基,那也将是大明的一介藩王。

这是朱元璋给吕氏的最后一次机会。

东宫之中。

即便外面仍旧是大白天的,吕氏仍旧命人,将自己寝宫所有窗户放了下来。

整个寝宫之中,四处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虽然朱元璋没有点明,那日鸡鸣山之上,发生的事情。

但常氏已然起死回生,吕氏便又被打回了原型,重新成了那个东宫之中,默默无闻的侧妃。

原本已经悄然跟吕氏暗中打点的那些宫人,这几日也都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

而吕氏的贴身宫女们,更是惶惶不可终日,这几日更是在有意无意的跟吕氏划清着界限。

毕竟吕氏干的那些个事情,外人不知道,她们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若是朱元璋铁了心的开了大狱,全都给抖出来,到时候,那就是真正的万劫不复了!

现在的吕氏,就是一条案板上的死鱼,之所以还没大卸八块,只不过是因为朱元璋的不想罢了。

就在这个时候,吕氏寝宫的大门传来了“吱呀”一声。

“谁?”

吕氏像是受了惊的野兽一般,警惕的盯着门口,生怕是朱元璋派来擒她的锦衣卫。

朱允炆怯生生的看着吕氏,小声说道:“娘,是允炆......”

听到朱允炆的声音,吕氏顿时便跑到了门口,将朱允炆抱了进来。

现如今偌大的紫禁城里,能让朱元璋不这么急着赐死吕氏的唯一阻碍,就是朱允炆了。

毕竟朱允炆的身上,还流着朱家的血,朱元璋并不想把事情弄得太过难看。

“允炆不怕,娘在......”

朱允炆怯生生的对吕氏说道:“娘,皇爷爷今天跟允炆说了,要允炆去山上,跟着任先生一块读书。”

听到朱允炆的话,吕氏的眼前不由得一亮,不敢置信的看着朱允炆问道:“此话当真?”

“嗯......”

听到朱允炆的话,吕氏的脸上不由得划过两行清泪。

任先生在朱元璋的心里是何等的分量,吕氏是知道的。

只要朱元璋肯让朱允炆去鸡鸣山读书,就说明朱元璋还没有放弃朱允炆。

那一时半会,朱元璋就不会杀了自己。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