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你父兄,怪不得先帝夸你蕙质兰心,其实你大哥在边营有些功绩,等过两年就能调回京城,不过你今日提起,那朕便提前调他回京,任宫中侍卫副统领吧。”
皇帝想着宋家大郎也是个能人,便直接答应下来。
“妾替父兄多谢陛下恩典。”
我欣喜谢恩,大哥从边境从四品都尉晋升成正四品侍卫副统领,日后就是天子近臣,前途不可限量。
不管这次册封排位最后如何,反正我也是不亏了。
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在前朝的权势就是我在后宫的底气,无论如何我也差不了,但赵良娣就难说了。
我看着赵良娣,心里微有同情,她父亲靠先辈恩泽承袭伯爵之位,能力平平无奇,身上也没有重要官职,对她毫无帮助不说,她的姑母更是给她增加了不少麻烦,她的路实在难走。
走出长乐宫时,我明显感觉到了皇帝身上的低气压,但赵良娣却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面,没有照顾皇帝的感受。
我悄悄碰了宋氏一下,示意她看皇帝的表情。
宋氏立刻会意,温柔地跟皇帝提起他们的儿女,说了不少趣事。
皇帝明显心情翻篇了,说有事跟宋氏商量,就去了她那。
这时,赵良娣终于反应过来了,她看向皇帝的背影,眼神中流露出一分迷茫二分不舍三分悲伤和四分不可置信。
我懒得看她的眼神戏,朝她点头道别。
日后,这不是那个每次都能偏袒她的郎君了,而是一个会权衡利弊的帝王,不知道她是否有这个心理准备呢?
5不知道宋皇后是怎么跟皇帝商量的,反正很多收到册封圣旨的人都难以置信。
宋氏被立为中宫皇后,理所当然,作为皇后之父的内阁首辅,被加封郑国公,这是国丈该有的待遇。
我这个徐良娣被册封为兰贵妃,位列三妃之首。
不仅我大哥升职回京,皇帝还赐了我父亲武泉侯的爵位,虽然是世代降袭,但也是满门荣耀,实在令我意外。
赵良娣被封为梅嫔,为九嫔之首,仅次于三妃。
她父亲南兴伯有赏无封,也不知道她跟皇帝是怎么想出来的。
李良媛原本只是一个县令之女,生育三皇子有功,这次被册封庄嫔,同时她父亲也升职为弘农郡守,位列四品。
吕良媛是四皇子生母,母凭子贵被册封丽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