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隔离防护作用。
养殖区也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引入现代化的环保养殖设施,确保家禽家畜的粪便得到有效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与此同时,沐夏夏带领村民们着手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他们将村里一些闲置的老房子重新修缮,改造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民宿,屋内装饰着村民们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充满浓郁的乡村文化气息。
为了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村子里还修建了一条蜿蜒的观光步道,沿途设置了多个观景台,游客可以驻足欣赏田园风光,或是观看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在村子的中心位置,一座民俗文化广场拔地而起,广场上时常举办民俗表演、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深入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
就在各项建设稳步推进时,资金问题再次成为拦路虎。
前期的规划设计、设施建设已经耗费了大量资金,后续的宣传推广同样需要巨额投入。
沐夏夏和村干部们四处奔走,积极与银行沟通,申请贷款。
然而,银行方面对乡村旅游项目的风险存在顾虑,审批流程进展缓慢。
沐夏夏没有放弃,她一方面组织村民们自发筹集资金,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全力支持村子的发展;另一方面,她利用空间里的商业资源,联系到了一些对乡村振兴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
为了吸引投资,沐夏夏精心准备了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将村子的发展潜力、市场前景以及未来的收益预期一一呈现。
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终于有几位投资人被沐夏夏的诚意和项目的前景所打动,决定注入资金。
有了资金的支持,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沐夏夏还利用空间里的信息技术,搭建了村子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向外界展示村子的特色与魅力。
随着宣传推广的深入,村子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
第一批游客到来时,沐夏夏和村民们都紧张又兴奋。
他们精心准备了欢迎仪式,带领游客参观有机农场、参与农事活动,品尝用自家农产品制作的美食。
游客们对村子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喜爱,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游玩经历,为村子带来了良好的口碑。
然而,游客